当前位置:  九州大学新闻动态新闻扫描

郭沫若系列: 用“伪史料”研究“晚年郭沫若”可以休矣!(4)

2018-09-14来源:保马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四】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晚年郭沫若”研究中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在未仔细研究“晚年郭沫若”之前,由于部分研究者对新中国历史有着或多或少的伤痕记忆,而郭沫若对那个让他们受到伤害的时代又大唱赞歌,于是他们有了对“晚年郭沫若”带着厌恶情绪的本能反应,为了证明他们这种反应的合理性,他们伪造了郭沫若书信,伪造了相关回忆文字。也就是说,建立在陈明远提供的伪史料基础上的“晚年郭沫若”研究,本是伤痕史学自娱自乐的把戏,和郭沫若无关,但他们却拉来郭沫若做道具,伪造材料得出“晚年郭沫若”“表里不一”、“逢场作戏”、谄媚领导却内心痛苦的悲剧形象,这一形象当然是虚假的,但他们却大肆渲染,并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广为流传,误导公众。
      陈明远和他的朋友们之所以能够通过伪造书信对学界产生影响,是因为他们和多数学者对新中国历史和文学的看法是一致的。80年代后史学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文学史研究中的“重写文学史”思潮、学术史研究中对“为学术而学术”的崇拜,“主要源自知识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对革命的厌倦,是对社会主义道路极端不自信的表现。他们急于抛弃共产中国和左翼知识界的历史,拥抱‘历史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44] 陈明远、丁东等人通过伪造材料并大肆渲染,以“郭沫若”来质疑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这就有力迎合并巩固了文史研究领域中的“非郭沫若”认识装置。
   “晚年郭沫若”研究是复杂而艰巨的课题,相关史料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相关思考需要摆脱情绪化的主观偏见。而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因伪史料的渗入而变成乱麻一团的已有研究展开清理,在鉴别史料和获得更多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在自觉拆解“非郭沫若”认识装置后,对晚年郭沫若开展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以展现其本来面目。

注释
[1]宗白华:《中国哲学史提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2]李斌:《新时期以来郭沫若作品整理的成就与问题》,《郭沫若研究》2017年第1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
[3]王戎笙:《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考王戎笙《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郭平英《陈明远与郭沫若往来书信质疑》(《文艺报》1996年5月10月)、陈明远《劫后诗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等。
[5]王丽丽、程光炜:《郭沫若后期的文化心态》,《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6]邢小群:《郭沫若的30个细节》,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5页。
[7]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里仁书局1981版,第248页。
[8]陈明远:《诗歌——我生命的翅膀》,《劫后诗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357-358页。
[9]毕唐书:《“伪造”毛泽东诗词的陈明远》,共识网。
[10]陈明远:《诗歌——我生命的翅膀》,《劫后诗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357-358页。
[11]丁东:《从五本书看一代学人》,《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12]丁东:《编后记》,《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13]丁东:《从五本书看一代学人》,《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14]陈明远:《新诗与真美的追求》,《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2页。
[15]郭沫若(陈明远伪造):《<新潮>后叙》,《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7页。
[16]陈明远:《诗歌——我生命的翅膀》,《忘年交——我与郭沫若、田汉的交往》,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出版的《劫后诗存》在收录这篇文章时,并没有这段文字。这是否陈明远出于自圆其说的需要新添加的?有待考察。
[17]陈明远:《新诗与真美的追求》,《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1页。
[18]《郭沫若给陈明远的信》,《劫后诗存》,第335页。
[19]黄淳浩《郭沫若致陈明远——新发现的郭老书信二十九封》,《郭沫若学刊》1992年第2期。
[20]《郭沫若给陈明远的信》,《劫后诗存》,第328页。
[21]黄淳浩《郭沫若致陈明远——新发现的郭老书信二十九封》,《郭沫若学刊》1992年第2期。
[22]黄淳浩《郭沫若致陈明远——新发现的郭老书信二十九封》,《郭沫若学刊》1992年第2期。
[23]陈明远:《湖畔散步谈郭沫若》,《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24]陈明远:《新诗与真美的追求》,《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6页。
[25]丁东:《从五本书看一代学人》,《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234页。
[26]丁东:《郭沫若书信案又有新说法》,《南方周末》1996年12月27日第4版。
[27]李辉:《太阳下的蜡烛》,《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222页。
[28]谢泳:《郭沫若内心有话》,《书城》1996年第3期。
[29]丁东:《逢场作戏的悲哀》,《书屋》1996年第4期。
[30]丁东:《从五本书看一代学人》,《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31]陈明远:《湖畔散步谈郭沫若》,《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257页。
[32]鄢烈山:《学术与良心》,《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278页。
[33]余杰:《王府花园里的郭沫若》,《反思郭沫若》,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283页。
[34]黎焕颐:《一道畸形的文化风景线》,《随笔》1998年第2期。
[35]钱谷融:《一点启示》,《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96-97页。
[36]邢小群:《试析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的诗歌活动——从<百花齐放>到<红旗歌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7]王丽丽、程光炜:《郭沫若后期的文化心态》,《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38]刘海洲:《国家话语中的“时代颂歌”——论郭老建国后的诗歌创作》,《郭沫若学刊》2013年第4期。
[39]税海模:《关于郭沫若研究文献的思考》,《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4期。
[40]冯锡刚:《“文革”前的郭沫若:1949-196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3、97、63页。
[41]冯锡刚:《后记》,《郭沫若的晚年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42]冯锡刚:《前言》,《“文革”前的郭沫若:1949-196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384页。
[43]贾振勇:《郭沫若的最后29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77-78、155、93、48、51、110-111、112页。
[44]李斌:《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5期。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angqian] 标签: 郭沫若 陈明远 nbsp 1998 丁东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