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京郊“因农而富”的优质优价战略

2016-06-06 作者:李庆国 芦晓春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销售,是实现农产品价值“惊险一跃”的关键环节。多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农产品销售工作,不断完善流通设施,持续推进产销对接,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京郊自产农产品的产销顺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和卖难问题。

随着北京农业功能的转变,如何在京郊“一亩三分地”的农业生产上做足文章,让农产品实现更高的收益,使京郊“以农为生”的农业生产者“因农而富”,成为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破解的课题。

围绕这个课题,北京市瞄准市民对安全、鲜活农产品的特殊需求,通过保安全、创品牌、拓渠道,努力推动京郊农产品“优质优价”。

保安全塑品牌提高竞争能力

北京农业资源少、规模小,受资源条件限制,农业产量不可能最多、规模不可能最大,但是扬长避短,却可以做到质量最优、满足市民个性化需求的方式最多。按照“培育唯一性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思路,北京市瞄准“安全农业”和“品牌建设”双管齐下,打造都市农业新形象。

围绕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北京市从2011年开始建设以市供销社为主渠道的农资服务体系。现在,全市已建成农资连锁网点850多家,提供的安全农资占到农资总消耗量的60%,从农业投入品源头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创建活动,稳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密云区太师屯镇有个绿久康达韭菜种植合作社,这个由北京蔬菜病虫害防治“飞虎队”组建的合作社,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采取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等手段,应对韭菜一病一虫,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的发生和农药的使用,让消费者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韭菜。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已建成这样的“绿色防控示范基地”51个,基地内生产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部门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1000余个,制定和修订农业地方标准近300项。每年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个以上。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抓住了“质量安全”这个“牛鼻子”,京郊“安全农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保安全、提质量”的同时,北京市同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培育和认定了一大批名优特农产品品牌、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据统计,到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涉农著名商标112件、中国驰名商标21件,获得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个。三元牛奶、大兴西瓜、平谷大桃、昌平草莓等一批京郊农业品牌,在得到市民认可的同时走向了全国。

现在,“安全”和“品牌”已经成为京郊农业的两张重要名片,为京郊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流通模式拓宽营销渠道

新的社会需求,催生出新的流通模式。新形势下,京郊农产品流通迅速转变对传统批发销售的依赖,利用“就近市场、优质安全”的优势,量身打造出短链直销、会员营销、观光采摘等营销模式,为农产品“优质优价”拓宽了渠道。

大兴区有个礼贤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他们利用车载市场,到社区直销自产的农产品。虽然蔬菜的价格没有市场上的高,但由于是农民直销、减少了流通环节,因此菜农的收益反而有了提高。这种“农社对接”的短链直销模式,减少了流通环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品牌直销店和车载销售点660个;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40余家连锁超市开展了“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直销模式,已占到合作社销售总量的62%,带动社员实现增收20%以上。

阿卡农庄是一个会员制有机农场。在“阿卡”,先确定客户订单再进行生产,农业领域实现了先付费后消费。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阿卡”已发展3万个家庭、300家跨国企业、600家幼教机构会员,蔬菜平均价格达到20元~25元每斤,亩效益达到8万元~10万元。借助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市场营销与农业的有效融合,阿卡农庄打通了农业产销链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农产品“优质优价”。

“树上卖、水中卖、地里卖”,是农民对采摘营销最生动的比喻。每到菜蔬滴翠、瓜果飘香的季节,一个个整洁的农庄举办各式各样的采摘活动,成为市民休闲体验的最好去处。

现在,这种“跳出农业搞采摘、利用休闲卖产品”的营销模式,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5年,在全市1328个农业观光园中,通过采摘销售农产品3.8万吨,实现收入8亿元。

抓“互联网+”机遇,占营销制高点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既时尚又实用的销售模式,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乘着互联网的翅膀,电子商务像春雨润物一般,悄然改变了京郊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形式。

“密农人家”,是大学生孔博返乡创业建立的一家专营密云土特产品的淘宝店,10余人的小团队带动了周边十里八乡50多个合作社的发展。2012年以来,销售额保持在年均150%以上的增长率。现在,“密农人家”已经拥有2万多个粉丝,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通过“密农人家”销售农产品,比农民自己销售增收30%以上。“密农人家”的经营方式,即带动了生产,又促进了增收,有力地诠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延庆区康庄镇小丰营村,是京郊有名的蔬菜专业村。以前,蔬菜销售全靠菜贩到地里收菜,菜农们常常为好菜难卖好价钱而发愁,碰上差年头还得往外“贴钱”。而现在,菜农们成立了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生产有机蔬菜,菜农们只需要管好生产,其他的事都由合作社搞定。

合作社通过“本来生活”“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和自建的APP、微信公众号销售,一斤菜平均能卖到20多块钱,效益是以前的好几倍。合作社还发展了400多户长期客户,先收钱后送菜,产品直接“宅配到家”,效益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密农人家”“北菜园”等一批专注于京郊农产品销售的草根电商的悄然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优质优价”。在农业电商发展的春潮涌动下,2016年1月13日,北京市召开了“互联网+农业”大会,成立了农业互联网联盟,53家京郊电商企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

抓好生产促销售,销售抓好促生产。京郊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实践,为都市农业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十三五”时期,北京农业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优质优价”战略,努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李庆国 芦晓春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京郊 因农而富 优质 优价 战略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