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健康361度食品安全

锦州市食药监局发布“毒蘑菇”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15-09-07 作者:孙渊 常青 来源:锦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年来,媒体报道蘑菇中毒致死事件屡见不鲜。因此,锦城市民有必要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预防蘑菇中毒,以减少误食中毒事件。日前,锦州市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预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市民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认识上存在误区。民间普遍认为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有些市民以为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这样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将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以液体是否变黑来判断毒性。事实上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还有人相信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实际上有部分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

工作人员提醒市民,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最好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辨别的方法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避免采摘、采购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是一类可使人或动物中毒的大型真菌,其成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中毒与否与烹调方法、食用量的多少、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孙渊   记者常青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蘑菇 中毒 有毒 野生 药监局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