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8090后”的“植场”故事

2015-01-26 作者:高杨 郭少雅 乐明凯 李飞 通讯员陈成 朱桂林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本报记者高杨 郭少雅 乐明凯 李飞 通讯员陈成 朱桂林

  在某网络论坛上,有一个名为“淡淡的卞云”的网友,写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像我这么喜欢务农的吗?给庄稼喷药,他的节奏是这样的:一呲呲、二呲呲、三呲呲……”

  虽然隔着计算机屏幕,许多回复的网友还是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对务农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样的年轻人,并不是个例。在记者的调查中,有很多“8090后”的种田人,或者流转土地种粮食,或者专攻植保专业化服务,或者怀揣着农机手的骑士梦,或者对蔬菜水果种植情有独钟。

  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历来代代相传,但是,这些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却并没有从他们的父辈那里传下来的衣钵。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植场”故事是怎样的呢?

  刮了一场大风,损失了十七八亩地的玉米,其余的收回来之后,拉到场上晾晒,没日没夜地整整守了一个月。

  耕种:

  靠大家帮衬着

  “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忙土地流转的事情,一切都只是想法;今年,心里有谱多了。”去年初春,山东省高唐县的“90后”农民李小龙和表哥杨勇一起在该县三十里铺镇后辛村流转了300亩地,那时候他跟记者聊得最多的是“种点什么好?”

  过去一年,他种了130亩小麦、180亩玉米、40亩大葱、60多亩西瓜、60亩梨树,还有40多亩的黑花生。

  “大葱、黑花生都没有卖上价,赔了;梨树还有两三年才坐果,现在还指望不上;就是种粮食,靠着政策好,维持下来。”从来没有种过一株麦苗、一棵玉米的李小龙,很快就建立了和粮食间的感情。

  2014年,全国小麦大丰收,李小龙也没少打粮食。夏收秋种,玉米长得也好,眼看着又是一场大丰收。“玉米收获前,刮了一场大风,刮到了不少。”说起玉米的损失,杨勇很是心疼。玉米收下来之后,拉到场上晾晒,他没日没夜地整整守了一个月,睡觉都在车里。

  由于是第一年种田,李小龙和杨勇没有太多经验,很多事还要靠多方帮衬着。“元旦前,后辛村村支书刘兴成帮着我们一起把申请小麦直补的事情做完了。这一年,要是没有他的帮助,我们手忙脚乱的估计得错过很多这样的好政策。”说起村支书和村里人,李小龙心存感恩。

  在流转土地干农业之前,李小龙自己创业做劳保用品,干了整整五年;杨勇则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了十几年。过去一年,他们把前些年的积蓄都投在了种田上。

  “认准了这一行嘛,就舍得投资。”话虽如此,但是向记者说起过去一年的一笔笔投资来,他还是免不了“嘬牙花”。

  流转的价格本就不低,流转后还要平地修桥,而且,刚刚流转过来的土地上,还有前一年村民种下的麦苗,每亩地又补偿给村民600元。

  “12000多棵梨树苗,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李小龙告诉记者,树苗种下后,还要拉起网子来,一圈下来前前后后又花了十五六万元。“好在镇上对种植特色水果的后续投资有扶持,否则前期投资这么大,回报期这么长,我们还真不敢涉足。”

  三十里铺镇镇长张立民告诉记者,相较于有污染风险的工业项目,镇上更青睐对绿色环保的现代规模农业项目,这也是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具体体现。

  “信心肯定有!”谈起未来,李小龙和杨勇没有丝毫迟疑地说!

  对年轻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对未来的信心更重要的呢!

  与教科书上不一样,大棚里的秧苗没有一个“规规矩矩”地生病,病虫也没有一群肯“按部就班”按我们开好的药方“阵亡”。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智农人] 标签: 他们的 一个月 告诉记者 种粮 衬着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