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黄河岸边“锦鳞”游

2017-03-29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走进位于山东省高青县的鹏宏水产养殖场,记者看到在即将出售的水产品的外包装上,每只箱子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养殖品种、责任人、生产记录、使用的饵料、投放过的药物等信息会立马呈现在眼前。“靠着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加上高青渔业的品牌,咱的水产品曾卖到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现在更是畅销全国。”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

  去年,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检查验收组对山东省高青县进行了审核评价,高青以91分的高分通过验收,成功创建为全国第十个“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农业部渔业渔政专家对高青的创建工作给出了“在整合资源、推广技术、推进服务等方面工作突出,成效显著,可以作为‘样本’进行推广”的评价。
  “上经下渔”打造健康养殖模式
  高青有着水产养殖的先天优势,九曲黄河流经这里,过境全长47公里,为高青带来了丰沛的客水资源。黄河流经地段地势平坦,河槽宽阔,水流缓慢,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携带的树叶、草籽、虫类和粪便等物质在这个区域淤积,使高青境内的黄河水域变成了鱼类饲料的天然仓库。
  高青县水产局局长刘宝山介绍,“高青沿黄农民自古就有渔业养殖的习惯。高青沿黄和湖区形成了近10万亩的盐碱涝洼地,宜渔面积达到8万亩,发展淡水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高青结合自身实践创造性地发明“上经下渔”的种养模式,得以在山东全省推广。“以前黄河沿岸盐碱滩涂不适合作物种植,我们就挖坑筑台洗盐淋碱,建立台田种植、池塘水面养殖的生态种养体系,研究推广了“鱼虾混养”、“鱼虾分隔”、“草、鲤、鲢鱼混养”3种适于低洼盐碱地鱼池的养殖技术模式,提出了盐碱地池塘水质调控技术和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刘宝山说。
  如今,高青已推广沿黄低洼盐碱地“上经下渔”技术养殖面积12600亩,每亩水面可产1250公斤水产品,增收6800元;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98万亩,水产品产量2.6万吨,总产值达4.75亿元。
  标准化生产为高青品牌筑牢基石
  《诗经》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由于黄河特有的水质和高青独特的地理环境,高青黄河鲤鱼金鳞赤尾,色彩艳丽,体型梭长,肉质鲜美,俗称铜头铁尾豆腐腰。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位列中国四大名鱼之首。2014年,高青黄河鲤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黄河鲤鱼成为了高青渔业的主打品牌之一。
  为保护发展这一名贵鱼种,高青制定了《黄河鲤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施意见》,组织专家起草编制了“水产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要求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从养殖模式、水质环境、渔业投入品等各个环节,必须按照标准化养殖的要求组织生产。
  “借鉴黄河鲤鱼的经验,高青将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到了全区域、全品类,这也为高青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宝山说,“近年来,高青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标准化鱼塘整理改造、现代渔业开发等项目,带动全县建起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18处,省级示范区8处。”
  为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到实处,高青重点推广了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和草鱼池塘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开展健康生态养殖、水质调控、科学投喂、病害防治、规范用药等技术培训。高青先后创建成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专项渔业产业项目县和渔业科技入户省级示范县。
  动态监测为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健康养殖的题中之义。依据高青制定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及淡水渔业振兴规划,全县水产布局分为水库生态养殖区、湖泊高产区、池塘精养区、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开发区及地热水设施水养殖区。对养殖功能区、集中连片的传统养殖区和重要水生资源敏感区,均确定了基本保有量实行强制保护。
  高青对全县水产养殖情况做了调查摸底,为所有养殖场、养殖户建立了水产健康养殖档案,详细记载了养殖池塘的面积、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及苗种来源、病害发生情况,建起了养殖数据库。按照要求,养殖生产单位全面建立养殖生产、药物使用和产品销售三项记录,实现产品可追溯;有专用的药物、饲料储存室,有严格的入、出库管理台账,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水生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监督技术人员。
  同时,通过推行“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建立完善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定期对全县所有的养殖企业、渔业合作社、家庭渔场及10%以上零散养殖户进行水产品药残抽检。“我们专门设立了水产渔政站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负责渔政管理、鱼药、饲料监管、质量检测等。”刘宝山说。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angjing] 标签: 高青 养殖 黄河 渔业 水产品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