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美丽乡村风土人情

老家的那口井•故事•生活

2015-11-13来源:旅课草堂公众号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水乃万物之源,更为生命之需。

人类世世代代依山而居,傍水而生。

凿山出泉,掘地为井。

井水以玉洁之体态流惠万民,用淳淳之甘甜孕育物华。

一口井,系着一方人的命,连着几代人的心,记录着一个村子繁荣与衰败。

老家的那口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蓄而不溢,被人们尊为神灵,视为村魂,称为福祉,当作命根。

记忆中的那口老井,承载着祖祖辈辈们的生产生活的空间,维系着一代代人的信仰,坚守着一代代人品格的塑造,延续着一个村落文化的传承。

老井•生活空间•生产生活


在儿时记忆里,总能想起这样一幅画面:村头的老树下,古井旁,汲完水的父亲,挑着装满水的木桶,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向家归去.......

每个人记忆里都有一口老井,或是在院子里,或是在村口,或是在是在街角,或是在闹市之中,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自古以来,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空间密切相关的。井是生产生活的水源地,在古代,有井存在的地方,必然有人在此生活居住,也必然有人在此耕作生产,毕竟在那个年代,打一口井,是非常昂贵的,所以在某一段时间,井是生活富裕的代表。井不仅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求,还与生产空间密不可分。在古代,农业、工业、畜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井,井在传统的乡村自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井•公共空间•村民交流


公共空间是村落肌理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功能复合,意义多元,往往比较随意灵活,也比较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如生产晾晒的场坝、村口的那口老井等。老井在有的时候,也扮演着文化娱乐、信息交流的空间功能。

老井的清晨总是格外忙碌的,三两个妇女在井旁汲水、浣衣,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闹,偶尔还有几只不怕生的鸟雀在井边轻啄。忙了一天的人们,傍晚都会聚在敬拜你谈谈天,拉拉家常,也会说说鬼故事,小孩们却一起跳房子、捉迷藏。小小的井台便成为村民们生活交际的人生大舞台,祖祖辈辈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的生活大剧。

老井•信仰空间•故事传说


老井,总能牵出一些回味悠长的点滴情节故事,或是一些古老的传说,或是衍生一些无形无象的鬼怪故事,让人生出敬畏之心。

老井是历史传说的载体,塑造了人们的信仰。本平台中推出的第三期登封游学考察时的提到的搬倒井村,村头有一口古井,名为“扳倒井”,相传西汉末年,王莽与刘秀在登封大战,大军过唐庄,在嵩山前扎营住宿。刘秀号令大军:“马不踏田,人不入户。”士兵在扳倒井村头住宿。大热天,将士们围着一口石井打水喝。石井很小,将士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挤挤挨挨都想喝水。这时正好八仙由西土东游涝山,途经义军帐前。铁拐李化一老翁拄杖下凡,拨开人群,用木杖将石井一推,石井遂歪斜出水,将士们大乐而饮之。刘秀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高兴,对将士们说:“天助我也!汉业必成。”刘秀亲自到石井旁边看了看,并命令立碑修庙记之,扳倒井村亦随之而生。

老井被人们尊为神灵,视为村魂。在一些地方,每逢大年初一的早上,村民在家中祭祀完天地,必定要领着儿孙男丁,捧着纸香鞭炮,端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到井台,俯地跪拜,祭祀井神。这时的老井,如同忙碌了一年而得到片刻歇息的老人,缓缓地从井口吐出缕缕热气,静静地倾听着人们的祈祷,安详地享受着人们的祭品,惬意地接纳着人们的虔诚,默默地承诺着人们的需求。

老井•道德空间•秩序规范


每一口井都有一个源头,那源头我们不能亲见,只见汩汩的泉眼,常年累月,经年不息,滋养一方水土一方人。其实一口井水喝久了也会有感情,那感情也如井底的泉眼般慢慢流淌出来,于是,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会对老井进行保护。

在有的村子,老井是要维修保养的,通常放在春秋两季,谓之“淘井”。淘井之前,先发告示,让村民提前备水,同时昭示村民捐钱捐物,用于淘井。村民视井如神,慷慨解囊,有的捐钱,有的献物,有的送酒,有的管饭,最穷得人家也要送来几个鸡蛋。淘井通常由村内十几个青壮汉子完成,先把井水淘干,再清理淤泥杂物,接着畅通喷泉涌眼,然后才是维修井壁。每次淘井都会从井内淘出许多首饰烟袋和随身物件,淘井人就会将这些东西清洗干净摆放在井台上,等村民来认领。淘井结束,焚香烧纸,鸣鞭磕头,敬请井神。

在去巴东考察的时候,在牛洞坪村中,有口老井,村民们为了保护这口老井,在井边的石壁上写着《村民公约》:“公共饮水,受益全村,精诚爱护,福寿永昌”。虽然字迹已经很模糊了,但村民们都不约而同的遵守着这个不成俗的规定。老井,孕育出了一种行为准则,造就了道德规范的形成。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老井 刘秀 村民 一口 人们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