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中华蜜蜂濒临灭绝,你需要知道的影响

2015-05-28 作者:邵海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因商业效益的单一追求,引入的西方蜜蜂在中国养蜂业占据强势地位,已迫使中国本土蜂种濒于灭绝。这也使依赖本土蜂种的生态系统遭受冲击 。

. 非专业人士也许不知道,尽管中国的蜂蜜和百年前看上去没啥差别,但采蜜者——蜜蜂的种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引入中国已百余年的西方蜜蜂,正在逐渐替代已有7000余万年进化史的中华蜜蜂。

世界上约有两万种蜂,目前可用于驯养和生产的多为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起源于欧洲、非洲和中东,后由于欧洲的移民和商业交往,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众多的地理亚种,形态和生活习性变异很大,目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蜂种。东方蜜蜂原产地在东方,是型体中等的一个蜜蜂品种。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也是中国独有的“当家”蜜蜂品种。

自1896年意大利蜂(下称“意蜂”)、喀尼阿兰蜂等西方蜜蜂优良品种引进中国、大量繁育以来,中华蜜蜂受到了严重威胁。据统计,目前我国饲养的蜜蜂70%为意蜂,30%为中蜂。平原地区(农区)以饲养西方蜜蜂为主,山区(林区)则以饲养中蜂为主。

养蜂行业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在一份给政府部门的建议中提到,中蜂的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西蜂的引入

现代养蜂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现代养蜂工具的发明,以及人工育王技术即人为诱导蜂群培育新蜂王技术的发展,传统养蜂业摆脱了小生产状态。同时,科学实验发现,植物可以从异花授粉中得益——借助蜜蜂授粉,许多果树能提升结实率和增产。这使得饲养蜜蜂受到重视,养蜂业在欧美迅速发展成专业化大生产。

欧洲人也把养蜂作为家庭副业或业余消遣,移民所到之处就将蜜蜂带到当地。《中国蜂业简史》推测,最早将西方蜜蜂带到中国来的可能是外国传教士和移居来的外国人。

19世纪末,随着沙俄扩张,俄侨将黑色蜜蜂(东北黑蜂和高加索蜂)带到了黑龙江、吉林和新疆。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侨民又带着蜜蜂涌入中国西北和东北。但这些移民较少同中国人交流养蜂技术,对中国现代养蜂业影响不大。

与此同时,20世纪初,中国人先后从国外引进意蜂。据资料记载,最早引进意蜂的中国人是安徽合肥人龚怀西。龚氏为清末翰林,曾任驻美大使。1912年,龚氏从美国渡海回国,带回意蜂,置于龚氏花园供消遣。

1913年春,福建闽侯人张品南从日本引进意蜂及大批现代蜂具和多种蜂书,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高级畜牧兽医师席芳贵发表的论文《我国的西方蜜蜂品种》称,1928~1931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约30万群意蜂。

这场始于上世纪初期的近代养蜂事业,在20~30年代,扩散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在华东地区,养蜂业发展迅速,但随后因为时局而遭遇重挫。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一带因有油菜、紫云英、乌桕、棉花、荞麦、枇杷、柑橘等丰富的蜜源植物,流动放蜂有连续蜜源,而且水陆交通便利,加上当地陆续开办养蜂培训班,以江浙沪为中心,华东养蜂业一时兴盛。但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新兴养蜂事业遭受很大破坏。

在华北地区,养蜂业初期投机色彩浓厚,投机失败后,逐步走上以采蜜为主的生产之道。

天津是从日本输入意蜂的主要转口口岸,北京是当时中国新兴养蜂事业的北方中心。上世纪20年代后期,一批投机商通过报刊大肆宣称养蜂“一本万利”,在北方多省掀起养蜂高潮。

《中国蜂业简史》论及这波养蜂潮时,提到两个主因:一是养蜂书籍的陆续出版使人们对养蜂有了模糊的认识,认为这是一条致富捷径——以分蜂售种营利的蜂场,当年就可获得超过投资4~5倍的利润;二是1927年北伐“成功”后,北洋政府垮台,许多旧官僚、买办投资开办蜂场,其余社会资本也卷入这股狂潮。他们养蜂不是为了采蜜,而是为了分蜂售种,指望以此发财。这导致了华北养蜂业的畸形发展。

当时华北的蜂种、蜂具大多是从日本购进的。据当时日本驻天津领事馆的统计资料,由日本向中国输出的蜜蜂,1928年为300箱,1929年为8800箱,1930年为6.8万箱。据北京《益世报》1932年10月报道,当年上半年,中国总计从日本进口蜜蜂约20万箱。

不过,随后畸形发展的泡沫破裂。到1934年,大部分蜂场先后倒闭,养蜂投机活动才停止下来。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进口蜜蜂多为弱群,是日本淘汰的混杂种,并且带有严重的病虫害,疫病流行。而当时华北的蜂场业主大多没有养蜂经验,蜂场大量集中于城区、缺乏蜜源。

看到卖蜂已没有出路,华北的养蜂生产逐渐走向以饲养强群、生产蜂蜜为主的务实道路。

当时中国的中南、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养蜂业也均有发展。而广东于30年代引进意蜂,由于越夏困难,始终没有大发展,只是少数人的业务爱好。

除了上世纪30年代的大规模引进之外,到了70年代,中国又从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进口纯种意蜂蜂王,进行杂交,培育良种——因为只有优良蜂种才是养蜂业高产的基础。

意蜂原产于亚平宁半岛。在中国,习惯上把从原产地引进的意蜂称为原种意蜂,简称“原意”;从澳大利亚引入中国的意蜂,俗称“澳意”;从美国引入的意蜂俗称“美意”;中国从上世纪20年代引进的意蜂,则称“本意”。

中蜂濒危探因

2013年,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的《中国蜂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现有蜂农30余万人,饲养的蜂群由1949年的50万群发展到2011年的894.7万群,拥有世界约1/8以上的蜂群。中国的蜂蜜年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44.8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以上。

但这些蜂群和蜂蜜中,纯正“国货”却一直在萎缩。

在历史上,虽然中蜂的分布范围没有详细记载,但哪里有中医药,哪里就有中蜂的存在。但自从引进西方蜜蜂以来,中国养蜂业的迅速发展是以中蜂走向灭绝为代价的。

气候变化、农药污染并非主要原因。据学者研究,原因有四个:

一是,西蜂携带大量中蜂难以抵御的病毒而来。中华蜜蜂一直没有严重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杨冠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世纪初期,中国引进以意蜂为主的外来优良蜂种,未曾意识到它们对中蜂的危害。

比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成蜂麻痹病等,西蜂对它们已经产生抵抗力,而对中蜂来说则是新的病害,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旦感染很难治愈,直至蜂群灭绝。其传染过程不但有工蜂交叉采集花粉、花蜜,把带有病菌、病毒的花粉和蜜带回蜂巢,还有在蜜源植物缺乏时,西蜂到中蜂群盗蜜时把病毒传染给中蜂。

杨冠煌举例说,1973~1976年,中蜂群因受囊状幼虫病感染,据统计毁灭了100多万群。不过,外来病毒也会随中蜂群抗性的提高,危害程度逐渐减轻。

资深养蜂研究专家郑定国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关于中华蜂濒临灭绝的原因及分析和对策》中也表示,病害是造成中蜂大量灭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西蜂对中蜂种群的直接格杀。当蜂场周边蜜源植物的花期结束后,野外可供采集的花蜜缺乏,而下一个蜜源植物花期又未到来时,蜂群间会互相盗蜜。盗蜜的工蜂称为盗蜂。在同种的各蜂群间互相盗蜜,由于各群守卫蜂的把守,盗蜂多数被驱逐或格杀,很少造成大的危害。但西蜂体型大于中蜂,这就使得“中西方之战”的胜利方往往为西蜂。

杨冠煌在《论引入西方蜜蜂对中华蜜蜂的危害及生态影响》中提到,中蜂去盗意蜂,中蜂死得多,意蜂死得少,盗蜜行为很少成功。反之,60%~70%的中蜂蜂群,常有意蜂的盗蜜成功,迫使中蜂弃巢而逃。还有15%~20%的中蜂蜂群,守卫蜂让意蜂的盗蜂进入,甚至对其进行喂饲,然后盗蜂蛰死中蜂蜂王,中蜂群阵脚大乱,失去防卫能力。随后盗蜂回原群,意蜂工蜂前来夺蜜,并毁灭中蜂群。

杨冠煌表示,如果是在南方,中蜂会弃巢逃入山林,重新筑巢生存。但在北方的秋季,中蜂即便有山林可逃,也因无蜜源可采集,无法过冬而死亡。

三是西蜂干扰中蜂的正常繁殖。郑定国表示,因为外来蜂种的工蜂、雄蜂的个体都比中蜂大,特别是雄蜂个体几乎是中蜂雄蜂个体的两倍以上,飞翔速度也快,致使中蜂处女王交尾时受到干扰,交尾成功率大幅下降,破坏了中蜂的正常繁殖。新生的分蜂群由于失去蜂王而慢慢消失。

四是,养殖西蜂经济效益较高。这主要表现在西蜂能维持大群、采蜜量大、便于人工繁殖、生产效益高。

寻蜂记是一家营销纯天然中蜂蜂蜜的电商。其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人工养殖方面,从业者多半选择意蜂。因为意蜂繁殖快、蜂群旺盛,一年内可取十几次蜜,产量高,其蜂胶和花粉也可形成商品。而中蜂每年最多割取两次蜂蜜,酿蜜时间长、产量低,蜂胶和花粉出量少。

寻蜂记的养蜂基地位于广东江门。其负责人说,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由于气候原因,意蜂在广东存在的比例很小,反倒是中蜂占绝大多数。

中蜂生态作用不可低估

在自然界,与植物多样性相伴而生的是昆虫、鸟类、动物种类的多样性。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导致形成自然平衡的生态系统。存在了有7000万年的中蜂,在中国的生态多样性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尽管在生态系统上,西蜂与中蜂存在重叠,但在个体特性上却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中蜂采集百花蜜,意蜂偏向于采集单一品种的花蜜。这两种蜜蜂各有优势。比如,某一种花集中开放时,意蜂工作效率更高。但在山区,山高林密,野花和杂花很多,花的开放周期长,这样中蜂就有优势。

自然界中,西蜂取代中蜂后,由于其工蜂的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草本和低灌木植物,这样就会影响其授粉,使其数量逐渐减少而最终绝灭,进而导致山林中植物种类的减少。

此外,在低温环境下,中蜂比西蜂“勤劳”。杨冠煌测定,中蜂的工蜂在7℃左右能正常采集、活动,在四川阿坝地区,当气温在3~4℃时,工蜂就能出外采集。西蜂一般在14℃左右才能进行采集活动。

郑定国测定,中蜂的安全采集气温为6.5℃,意蜂却是11℃。中蜂工蜂采集气温比意蜂低3~7℃。西蜂不及中蜂勤劳耐寒。因此,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超过西蜂。如果中蜂灭绝,那么早春和晚秋,在较低气温中开花的物种,其授粉作用必然受到影响。

由于上述原因,西蜂引进中国100多年来,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新疆北部的自然林中,至今只有少量蜂种能生存定居。而养殖西蜂的多数蜂场,需要追花、转地放养。当主要蜜源的花期结束后,蜂场转至别处,当地植物因为中蜂灭绝,传粉只能依靠其他昆虫完成,虽可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因为不是传粉的主要物种,且数量太少,授粉效果不及中蜂。

杨冠煌说,中蜂的减少破坏了我国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使植物多样性降低,从而影响了其他生物种群的平衡,比如由植物种类众多的杂木林向植物单调的松杉林转化,导致昆虫种类减少,进而鸟类减少,引发虫灾。

拯救中蜂在行动

既然保护中蜂的意义重大,那就需要保护和创造适宜中蜂生存的条件。

《畜牧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在农业部2006年公布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中蜂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结果,在2014年新修订的名录版本中,中蜂继续名列其中。

2005年,北京在房山区蒲洼乡首先建立起以保护中蜂为目的的生态保护区。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中蜂保种场,进行北方中蜂的保种、繁育和研究工作。

根据农业部对宋心仿建议的回复,目前中国已建立3个国家级中蜂保种场、2个保护区(神农架、长白山),并将中蜂纳入国家级蜜蜂基因库进行保护。

作为电商,寻蜂记希望通过让消费者购买中蜂蜜,来拯救濒危的中蜂。其负责人说,中蜂蜜的价格比意蜂蜜贵,主要是中蜂蜜产量小、成本高。只有让消费者认识到中蜂蜜的价值,蜂农才会重新饲养,才能恢复相关自然生态的多样性。

郑定国建议,还要培育优良的中蜂新品种。

亚洲东方蜜蜂有6个亚种:中华蜜蜂、印度蜜蜂、日本蜜蜂、喜马拉雅亚种、阿坝亚种、海南亚种。根据地域,中蜂在我国境内又可分为华南型、华中型、云贵高原型、华北型、东北型。

郑定国表示,这些品种各有差异,有的蜂种体长,能维持相对大群,采蜜量大;有的蜂种抗寒能力强;有的蜂种耐热能力强。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采用远距离地理品系杂交,吸收异地品系的优良品质,培育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利用杂交优势提高中蜂的生产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研究中草药来治疗中蜂的病害。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养蜂界使用中草药来治疗,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中华蜜蜂 濒临灭绝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