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新技术促进产量提升 今年超过3万吨北京甘薯陆续上市

2020-09-22 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目前,北京市甘薯种植面积约1.8-2.0万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密云、大兴和房山等区,平均亩产预计在1800公斤左右。2020年本市甘薯产量超过3万吨。部分甘薯种植基地用上了“精量滴灌”等新技术,不仅可以节水用水,还能让甘薯长势更好,产量也有所提升。此外,由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选育筛选的10余种甘薯新优品种已经上市,包括从国外引进的“红瑶”“白玉蜜”“黄金薯”等“网红”新品种。

在密云区河南寨“净鲜园”基地,这里的甘薯种植全部用上了精量滴灌技术,在种植甘薯的土壤里铺设了多条供水管线,将全部60亩土地分成了10个灌溉区域,采用滴灌的方式给作物补充水分。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节水科科长孟范玉介绍,甘薯精量滴灌技术是指按照甘薯需水规律,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精准输送到甘薯根块区,满足甘薯生长发育需要的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精量灌溉技术每亩可节水45%-50%。同时,在水中适当补充钾肥等营养元素,甘薯的产量也可提升10%以上。2020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还示范推广了不覆膜全程机械化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均起到了节省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除了推广新技术,本市还选育了新品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仁崑介绍,由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引进选育的10余种甘薯优新品种已陆续上市,既有适合烘烤的,也有适合蒸煮的。优质烘烤型品种烟薯25和普薯32;优质蒸煮型品种济薯26和心香;早熟抗病丰产品种龙薯9;营养与抗病兼备的新品种,“农大29”胡萝卜素含量每100克13.8毫克,并高抗茎线虫病,“农大16”中抗根腐病,“农大白”白皮、白瓤、薯型好、产量高。丰富紫薯品种类型,引进冀紫薯2号、齐宁20、澳洲紫白等优质品种,富含花青素,享誉“抗癌食品”美称。从国外引进“红瑶”“白玉密”“黄金薯”等优质日本品种新品种,肉细腻,口感特别甜,在网上十分畅销,一经引进就成为了网红品种。

同时,技术人员将优质甘薯制成了薯挞、脱水薯丁、冰淇淋薯、益生薯酸奶、冲调薯泥等加工产品。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贮藏加工科科长韦强介绍,甘薯制品味道新奇,打破人们对甘薯的传统认知。同时,甘薯制品营养丰富,有“代餐”性质,为百姓餐桌提供了新选择。

市民可前往密云河南寨“净鲜园”基地、密云高岭镇碧水甘薯种植合作社、密云溪翁庄镇金叵箩村采摘购买,采摘价格约为每公斤6元,网上销售约为每公斤10元。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甘薯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