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表明,制度性供给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因素。无论农业还是农村我国都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快速转型的阶段,这种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对制度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以及长期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和重要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业走高质量之路,农村走美丽乡村之路,农民走现代职业之路。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必须强化农业农村制度性供给, 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土地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各方面的改革,真正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关系到农村土地利用,还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制度是我国亿万农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农业生产的时代产物。历经40年实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稳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坚持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将在2023年开始相继到期,到期后再延长承包期30年,给全国农民群众吃下了一颗长久定心丸,这将激发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今年来,昆明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大法律和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为第三轮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率先启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助推农业农村发生突破性飞跃,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稳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央在2013年1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调查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农村土地确权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征收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建立农村金融机制。2018年昆明市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工作。富民县作为全省整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六个试点县之一,2018年3月30日昆明市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富民县颁发到了承包农户代表手中。
“三权分置”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2016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确定了坚持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方案。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既符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又保持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活力,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大力推动了现代化农业发展。2018年5月昆明市制定并发布了《贯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针对如何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如何保护农民承包权、如何激活土地经营权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意见。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明确产权归属,探索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等多种发展形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又一项农村改革重大制度创新,是现阶段和以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
为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2016年12月26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从而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昆明市将于2020年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宜良县是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0个试点县(区)之一,是昆明市唯一试点县。宜良县于今年2月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测量面积工作,并于3月31日前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两项重要工作,预计5月底前完成村级集体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工作。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农业支持保护是政府通过利用法律或行政强制性力量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等环节的支持与保护,促使农民在实现农产品价值时能够高于市场价格,其实质就是依靠增加农民收入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践时间较短,问题十分复杂,因此构建新型的国内农业支持保护结构体系、完善农产品边境保护体系、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以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
农业补贴是国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方式,2016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017年10月昆明市开展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项目,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户自愿参保相结合的模式,采用保费较低、保障适度、财政适当补贴的承保方式,开展保障农户利益为核心的政策性保险。项目历经半年时间成效显著,这是昆明市农业补贴改革的一次新探索,为发展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昆明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