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美丽乡村乡村旅游

梅花文化峰会 把脉溧水文化产业发展

2018-02-12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原标题:张明明:建设好“四个力”打造溧水梅花特色小镇


微信图片_20180210170125——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张明明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邵文晶)2月10日下午,由南京溧水区人民政府、南京市旅游委员会主办,溧水区旅游局、中国江苏网承办的“2018中国(溧水)梅花文化峰会”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盛大开启。本次峰会邀请国内顶级文化艺术大家与梅花研究领域学者参加,以梅花文化为主题,以梅花节庆为契机,以梅会友,共同探讨“梅好生活”,为梅花节、溧水旅游的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挖掘梅文化 为溧水地方节庆注入新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张明明先生担纲本次峰会主持人。他表示,踏春赏梅,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地方节庆文化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社会历史经济发展在不断的自我传承、自主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总和,是当今时代下增强地区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作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因此,节庆活动值得被予以高度重视。节庆的真正内涵,不在于庆祝本身,而在于对整个历史传统、城市定位、未来形象的一次反思。节庆文化作为历史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开化的品质。

打造梅花特色小镇 溧水占据天时地利

作为百里秦淮河发源地的溧水,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森林覆盖率达30.5%,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溧水旅游口号有言:“天生溧水,自然无想”。既称溧水区两大著名景点天生桥和无想山,又彰显溧水清丽之美。张明明在接受中国江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溧水位于长三角洲经济区,也是南京的南大门,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溧水历经1400多年建县历史的文化积淀,孕育出无数风流人物,留下了千年流传的诗章。”

如今,溧水的新型产业化、新型城市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进入建设现代化南京新副城的“关键一程”。我们已经看到溧水把握新内涵,落实新要求的机遇意识,着力打造“四个区”,让溧水的发展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举全区之力,聚各方之智,这体现了溧水区各级领导的领导力和民众百姓的凝聚力。“以往民间节庆,交通总是难题,而溧水完成农村道路100公里建设,夯实农路通行基础,保障农路通行能力,优化农路通行环境,优化农路通行效能,不仅对我们梅花节往后的发展壮大是件大好事,更是优化文化资源、进一步走向溧水梅花小镇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的大好事!”张明明赞叹道。

梅花文化峰会 把脉溧水文化产业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如果没有创造性转化,传统不会焕发新的活力;没有创新性发展,历史不会走向新的生机。2017年第一届中国溧水梅花文化峰会的举办,对于提升溧水梅花文化、对提高溧水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都起到了驱动作用。而现在第二届梅花文化峰会,更要明确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

“溧水梅花文化记载着溧水历史的灵魂,寄托的是溧水人的情感、溧水人的才智、溧水人的愿景。但更需要意识到的是,文化是一种产业。”张明明认为,新时代下新思想在溧水的具体化,必须系统把握节庆经济,市场是主角。溧水文化建设应乘势而上、全面提速,秉承溧水本土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溧水本土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溧水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当代溧水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属于溧水的文化方案。

张明明表示,溧水梅花文化峰会已经形成溧水梅花文化的一个品牌。溧水梅花文化本土的影响力、梅花文化艺术的创新力、梅花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梅花文化市场的扩张力,建设好这“四个力”,溧水文化建设必将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anwei] 标签: 梅花文 张明明 溧水区 农路通 江苏网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