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其它热点

2017中国种业十大事件

2017-12-22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2017年

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

站在时代潮头,回顾2017年中国种业的发展,既有平静之处创造的不平凡,也有行业变革之中的机遇与挑战。

品种井喷

种业创新的必经阶段

“品种井喷”是2017年行业中最显着的特点,2017年国审玉米品种和水稻品种总数超过350个,是之前年均通过审定品种数量的数倍,加上省审、绿色通道、联合试验体以及引种备案等方式准许进入市场的品种更多,行业人预测每年市场上的品种至少在2000个。

面对“品种井喷”现象,悲观者有之,浑水摸鱼者有之,更有人把此看作是品种“大跃进”,但农财君认为,这是种业创新的必经阶段,也是去劣存精的必然过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积极应对者也有之,还为数不少。

诚如张世煌所真知灼见,“井喷”必然是泥沙俱下,但泥沙过后才会出现珍珠玛瑙。“井喷”过后,中国种业将进入品种创新的高峰期,而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完善和继续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政策松绑

种业迎来“放管服”

继深化种业体制改革之后,农业主管部门开始积极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关键点主要表现在:为减少事前审批,放宽许可条件;强化事后监管,明确主体责任;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三大方面。

随着政策的落实,种业市场将进一步放活,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权进一步加大,“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市场回归良性竞争和发展。

审定标准改变

品种突出优质绿色

产量仍是品种审定的重要标准,但不再是品种审定的唯一标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品种的新要求下,《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改变了过去以产量为核心的品种评判标准,将品种分为高产稳产品种、绿色优质品种、特殊类型品种三个类型。

今后,具备抗性强、优质率高、轻简化栽培的品种,将是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品种。以杂交水稻为例,近两年的杂交稻品种,优质率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国家一级米的标准,改变了人们对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传统的看法。

水稻价格下调

粮价市场化进程加快

2017年,国家发改委实施三等标准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这是2004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的首次全面下调。

在第十八届中国粮食论坛上,水稻、小麦收购价释放的信号是:自2018年起,暂停实施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粳稻最低收购价再下调0.1元,至1.4元;将中晚籼稻再下调0.06元/斤,至1.3元/斤;2018年将对小麦最低收购价进行调整,在目前寄出上调低0.03元/斤,调整至1.15元/斤。

继玉米收储制度改改革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后,虽经历的阵痛期,但市场化成效显着。水稻和小麦的市场化改革可能将参考玉米进行,这也预示着我国三大主粮作物的价格体系将逐渐与国际接轨,三大产业将充分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去。

种业航母形成

中国种业登上国际舞台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对全球第一大农药公司、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瑞士先正达(Syngenta)430亿美元的收购已完成交割,中国化工拥有先正达94.7%的股份。另外一家种业巨头隆平高科进入世界种业前10,位于第9名;并于近期以以4亿美元完成对陶氏益农在巴西特定玉米种子业务的收购。

世界种业经历了三次并购大浪潮。第一次是1997~2000年;第二次浪潮2004年至2008年;第三次是2016~2017年。中国种业错过了前两次,但没有错过第三次,中国化工和隆平高科的海外并购,也代表着中国种业航母已经形成,并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全球种业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中国是最要力量。

种业商业模式创新

种业引领智慧农业

2017年,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中化农业)MAP战略开始在全国布局实施,建成了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平台,为规模种植户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程托管服务,运用现代科技让农民轻松种田、轻松卖粮。

继中化农业后,隆平高科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隆平高科能够在智能育种、智慧选种、智慧选地、精准投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两者合作将能够把科技、智能、金融等运用到农业中,用大数据科技推动智慧农业。

未来,种业的竞争将不局限于种业本身,而是参与到整个大农业的竞争中,科技化、信息化是重要手段。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元年

958个“登记品种”可宣传推广

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截止11月29日,全年共公布四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名单,共有958个品种上榜。其实,办法颁布初期,行业内对政策仍然持保留和观望的态度。部分积极申请单位因为不熟悉材料的具体要求,登记进展缓慢,8月2日首批登记名单仅有40个品种。

目前,经过不断调整和修改,登记进展明显加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后,企业能够以“登记品种”名义作宣传,有利于品种的销售推广。同时,也有利于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市场上“一品多名”的现象也将得以根除。

高温热害、阴雨倒伏

企业重新审视品种推广

自然灾害不是今年的专属,但“高温热害”和“阴雨倒伏”绝对是今年种业市场的重要标签。在黄淮海区域,高温热害让大多数玉米品种出现结实性差或不结实现象,引起业内对品种的耐高温性进行探讨,一些专家呼吁应将品种耐高温鉴定纳入品种审定考核项目。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气让大多数水稻品种出现倒伏,以及出现灌浆、结实性差的问题,严重降低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负担,个别地区出现不再收割的现象。

区域性自然灾害的发生,让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品种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注重细分市场上对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的检验。

品种权之争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引起重视

因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而引发的纠纷有增多趋势,安徽江淮园艺股份有限公司起诉安徽君豪种业有限公司对江淮园艺的西瓜品种“美丰”构成侵权胜诉;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起诉北京丰桥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对其三个娃娃菜品种造成侵权胜诉;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九鼎九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农大372玉米品种权争夺中,后者胜诉。

随着品种登记制度的开启,国家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决心越来越大。同时,频发的的品种权争夺案不断为行业敲响警钟,企业必须要重视起并做好新品种权保护工作。

转基因

仍牵动着多数人神经

6月14日,农业部发布2017年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清单,此次批准的16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中,涉及到的转基因生物为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用途皆为“加工原料”。获得证书的公司有孟山都、拜耳、陶氏益农、先锋国际、先正达,证书有效期都为3年,即2017 年6 月12 日至2020 年6 月12 日。

10月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 2 条内容被删去,5 条内容被修改。11 月农业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

至于何时放开中国玉米转基因市场,仍没有确切时间表,行业人在等待中储备力量。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renxinxin] 标签: 中国种业 十大事件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