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中国乡村风貌的危机、成因与应对:基于13省480村的调查

2016-08-04 作者:张立 来源:市政厅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文:张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我去年做了一个调查,走访了全国13省480个村,调研乡村规划、景观建设等。习总书记2013年提出“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对乡村建设寄予厚望。实际上,我们过去对乡村建设不够重视。但是现在,越是重视,越是看到很多问题。

我们调查的历史文化村落样本类型非常多。包括东部、中西部;贫穷的、富裕的;山区的、丘陵的;种植业的、渔业的、畜牧业的;汉族的、少数民族,等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

图1 调研村庄分布

以乡村风貌的危机为例,大致总结下来,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乡村风貌城市化问题。包括城市审美介入乡村、道路硬化、河床改道、 乡村公园化、住房面貌统一化等。很多地方把乡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比如,在山西某乡村内,修建了尺度过大的迎宾大道,破坏了村落整体环境特征。

第二,是乡村风貌趋同化的问题。表现为“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将地方特色保护寄托于建筑形式的表达,将传统院落式住宅不断拆建成独立式楼房。各地都集中搞“集中居住” 、”新型社区”、 “中心村”等建设,使得乡村面貌越来越呈现出集中化、城市化、样板化的趋势。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没有注明某个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地方,没有人能辨别出这个村在哪个省份。在乡村的价值观方面,将整齐统一作为现代文明的表征手法,现代化和工业文明对长期缓慢生长的村庄带来巨大冲击。

图2 乡村风貌城市化、趋同化

第三,是乡村规划士绅化的问题。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田园景观和山水风光,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几年,乡村旅游跟乡村休闲建设发展非常快。乡村旅游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所以,乡村的建设越来越“高大上”。2012年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占村庄总数的15%左右。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2600万人,其中农家乐150万家。我们调查的村庄显示超过40%的村庄已经开发了休闲农业和服务业。例如,某省的一个村子,三年前还非常美,保留着传统村落的风貌。而当它名气越来越大,其建设也相应增加。我们去年去的时候,传统村落就变得景区化,越来越“城市化”、“高大上”。

第四,乡村风貌的复古化。即乡村风貌过于追求传统特色,似乎现在的村庄风貌建设必须回归到100年前的模式,才算是协调统一。其造成的结果是,复制了大批的假古董,或者是仿宋一条街遍地。诚然,我们漫步在这样的复制品当中,是否还能找到乡村的乡愁和那乡村的滋味?

第五,是乡村风貌的脏乱差问题。乡村风貌在全国各地差异非常大,我们的乡村治理方面相对比较滞后。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好的设施,也就没有好的乡村环境:69%的村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仅31%的村庄有污水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中,能够正常运行的只有37.1%;村庄面貌脏乱差,垃圾箱成为摆设,排水沟内垃圾遍布,西部偏远山区仍以动物粪便为主要原料,污染情况严重。

图3 乡村风貌脏乱差

这些危机的成因,有很多方面:

第一,投入不足导致乡村建设品质低。我们经常会说,这几年投在乡村建设上的,会有一两千个亿,但如果按平均到人头上算,投入量很少。乡村建设历史欠账多,村庄数目基数大,能得到充足建设资金的村庄,数量少之又少。多数村庄的建设品质面临极大挑战。

第二,乡建政策过快推进,导致“建设性破坏”。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项目资金接连投入,对乡村的建设有加速作用。比如,我们这次调查到某省的一个村,这个村庄以前还保存着壮族的传统建筑形态,这次我们进入后,看到的却是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基本上无法让人回想起壮族的感觉——我们只在村委会电脑桌面上,看到了一张图,反映的是在没有大量资金进入时,这里本来是一个有着夯土建筑、茅草屋顶的传统壮族村落。所以我们说,在资本进入后,乡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外界力量介入乡村,导致“建设性破坏”。

第三,人口和农房的双重空心化导致乡村风貌冲突加剧。一是打工潮使得村庄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并有大量留守儿童。这是在某省的一个村,这个村曾经有几百户人家,但现在只有15户人家。二是村容村貌的空心化,(农民工)的资本迅速转化为不断蔓延的新房建设,新房沿主要道路展开,原有的老房不拆除,逐渐废弃。这样的双重空心化导致乡村风貌更加冲突。

图4 乡村的空心化

第四,行政力的过度介入,导致村庄风貌主体认知渐失。一些政府有一种“包办”的趋势,使得农民越来越失去动力,逐渐成为农村建设过程的旁观者,而非建设主体。这体现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小环境营造的农民个体选择差异,淹没在“新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中。行政力强制保护传统村落、冻结式保护手法,这使传统乡村保护与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的矛盾不断升级。

第五,传统乡土文化的式微导致乡村风貌保护日益艰难。传统乡土文化影响力趋弱,尤其是非传统村落对乡土文化很不认可。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向村民询问,认为农村中有哪些有价值的地方。在传统的村落中,村民的认识还好;但在非传统村落中,超过50% 的人认为村庄没有有价值的东西。调查还问到村民,生活在农村,最珍贵的是什么。有的提到景观环境好、邻里关系好、饮食健康自给自足、生活自由无压力,但几乎没有人提到传统和文化。在调查中,祠堂庙宇和民居是村民觉得最有特色的地方,但有这方面意识的人,仅占受访人数的28.37%和16.17%。传统风貌和文化工艺的传承日渐艰辛。那么,当居民不认为民居是有传统价值的时候,我们的乡村风貌如何能得到保护?

图5 是否愿意主动维护村落景观

第六,村民建设行动缺少有效机制的激发。我们调研发现,村民并不是对村落毫不关心,相反,有74%的村民表示关心村庄环境,80%的人做过维护村庄环境的事情。在“你愿不愿意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的问题上,87%的人选择愿意。我们认为,这是村民自下而上的机制与自上而下的公共机制的一个冲突。我们要去充分发掘自发的机制,形成村民对村落自发保护、自发建设的机制。事实上,对于提供激励机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充满期待与热情,但现实缺乏有效和双方良性互动的激励机制。

第七,乡村规划学科建设滞后,导致规划手段欠缺。乡村规划这个学科在中国真正出现也才几年,也在摸索怎么把乡村规划做好,怎么搭建乡村规划的体系。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和“重城轻乡”思想,使得乡村规划学科建设与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环节。村庄规划初期,很多地方实践中出现以城市规划手段建设乡村的现象,而非进行“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研究乡村规划的编制。”

最后,我们来探讨乡村风貌保护策略:

一、因地制宜,地方特色。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特点,每个地方都有特色。 东莞珠三角地区村落、西北地区村落、云南地区的山地风光(云南省普洱市曼噶村)、长三角地区的水乡格局(江苏省常州市建昌村),都很不一样。

二、突出村民主体。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工艺。比如夯土建筑,在法国发展非常快,现在国内西北建筑大学的教授也在积极搞相关技术。这是一种方法,对我们保护乡村村落是有好处的。

三、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民间团体在国外非常多,在日本、韩国、欧洲,每一个城市都有几十个、甚至于上百个这样的团体,去策划一些活动等。例如,韩国釜山市甘川文化村,通过政府+居民+专家团体+艺术家团体的方式,从一个破败落后的农村进化成为全国有名的艺术文化村,很多韩剧在此取景。实际上,如果从传统的艺术价值认识来看,这个村落很普通,是民间组织的力量,使其变得很美好。

图6 韩国釜山市甘川文化村(民间组织深度参与建设)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美情趣。对于一些设施、建筑,最后的实施其实还取决于决策人和实施人的审美素质。有人说,看一个城市建筑体制, 就是看这个城市市长的文化底蕴。到农村也是一样,镇长的审美、村委书记的审美,也关系着乡村面貌。

五、保护与发展并重。我们制订保护规划固然重要,而乡村的人居环境的发展也很重要。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去保护。

六、充分发挥自组织机制,他组织机制适度介入。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也是基础的乡建理论。乡村建设这几年出了这么多问题,是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冲突。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村落能够保存到现在?比如,在贵州、云南、四川的一些传统村落,地理位置偏远,对外联系不便,只有自组织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村民自己建设村落。但现在外部力量过度介入,导致乡村文化断裂。所谓的现代化、城市化实际上和传统是有冲突的,这种冲突不会自发弥合。在内力和外力的冲突下,乡村风貌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本文根据张立副教授2016年7月15日在“守望故乡”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屯堡论坛暨2016屯堡工作营开营仪式上的发言整理)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中国 乡村 风貌 危机 成因 应对 调查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