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张桃林副部长在2016年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06-14来源:农业部网站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这次会议是在“十三五”开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党组部署,总结“十二五”成绩,研究新形势新要求,部署“十三五”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今天上午,与会代表在洛阳实地考察了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示范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田间学校。刚才,河南省李亚副省长到会介绍了河南省、洛阳市的农业发展情况,7个单位和产业技术体系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场示范效果很好,典型经验值得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整体研发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并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跨越发展,国际地位整体提升。在农作物遗传发育与抗性机理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水稻株型发育等基础研究领跑国际同行。以转基因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开发与应用研究长足进步,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了大批优良农业品种,集成了高效、节能、绿色等大批配套生产技术。创新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了一批防治技术和农药制剂、动物疫苗。农业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集成创新了一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二是农技推广服务取得新成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实现全额拨款、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一主多元推广架构基本形成,“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在全国普遍推广。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实现交易64项。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小麦“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深松整地等技术有力保障了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帮助农民减损增收,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创新局面。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骨干农民为对象,在全国1500多个县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万人,培养青年农场主1万人。农业部联合教育部成立了5个全国性农业职教集团,探索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大学、科研单位广泛参与,合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机制。

四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部党组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总体思路,启动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五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残膜回收率达到75%以上;推进农村沼气发展升级,实施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年消纳畜禽粪污近20多亿吨。

“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成效巨大,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得到中央、地方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五年来,全国农业科教系统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三农”全局,系统谋划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首先,加强重大问题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围绕农业科技重大问题,我部组织了深入调研,为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印发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各省(市、区)政府出台了相应落实文件,山西、上海等10个省(市、区)政府还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文件。为贯彻2015年中发8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其次,推动法律法规修订,促进法制建设。促进修订了《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规,我部出台了《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意见》,联合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9个省启动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地方法规制修订工作。第三,加强工作部署,推动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先后三次以农业科技为主题、两次以农技推广服务为主题、两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题,召开全国性工作会议,谋划发展思路,部署和推进工作。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针对农业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探索实践推进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等建设了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成立了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以激励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探索了种业科研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保障了科技人员创新收益,调动和激发了创新活力。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学科群”的建设思路,实现了从“一个一个建”到“一群一群建”的重大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在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布局等方面强化了职责,推荐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成为首批7家“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试点单位之一。各省也积极探索农业科研计划项目新型管理模式。

三是争取各方支持,千方百计强化农业科教投入保障。在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教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中央财政投入13.4亿元,加强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条件能力建设;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4亿元,专项用于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在农技推广方面,中央投入58.4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改善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支持全国2500多个县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带动地方投入100多亿元。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1亿元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各地也安排相应经费。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了全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经费使用管理主体的职责特别是项目单位的责任,及时解决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规章制度和政风行风建设。围绕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推动建立人员聘用、推广责任、工作考评等管理制度。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十二五”农业科教工作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有四条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坚持把政策支持作为农业科教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二是坚持把服务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科教工作的根本要求,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农业科教事业的动力源泉,四是坚持把多方协作作为支撑农业科教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农业科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科教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看,虽然农业发展成绩巨大贡献加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生产成本提升、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透支等问题突出,农业生产规模、组织方式、劳动力结构等都出现新变化,既有农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更加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好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

第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贯彻中央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做优做强,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稻谷、小麦、玉米生产成本年均增长10%以上,与此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近三年来全球粮价下跌了40%以上,这“一涨一跌”,使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越来越大,部分农产品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十三五”期间,必须围绕制约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布局农业科技工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农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同时一些地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十三五”时期,要按照部党组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布局科技力量,聚焦科研重点,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绿色发展。

第四,推进农业现代化,补齐发展短板,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教工作既要通过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又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优化,推动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为补齐农业现代化建设短板提供科技支撑。

从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进入换挡提速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创新重点进入调整期,必须尽快完善科技资源布局,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全面支撑农业发展新要求;成果转化推广进入加速期,必须尽快落实好成果转化新政策,探索技术推广新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科技第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尽快破解更加复杂的体制障碍,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要求、满足发展需求,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三期相遇”是“十三五”农业科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力方向。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农业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第一,贯彻中央科技改革战略部署,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农业科教工作迎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中央密集出台了体制机制改革、科技计划改革、成果处置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央加快科技创新的坚强决心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为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第二,迎接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抢占发展先机,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新挑战。当今世界,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现代农业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发达国家已开始了强化科技创新的新一轮战略部署,美国制定实施了2012-2017年农业科技战略计划,欧盟已经出台了“地平线2020”科技计划,力图抢占农业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可以预见,我们面临的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挑战,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解决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农业科教工作提出了新期待。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导向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二是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体系有待巩固,三是投入结构有待优化,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强化,五是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努力开创“十三五”农业科教工作新局面

“十三五”农业科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着力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管理,健全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科学技术体系,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具体讲,要抓住一个根本目标,坚持四个着力点,抓好七个工作重点。

一个根本目标就是,提升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和市场化方向,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把解决农业发展关键问题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到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技评价、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

四个着力就是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

一是着力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加速构建适应和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促进粮经饲和农牧渔等各产业、种养加以及资源环境等各环节的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集成应用,着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链;推进产学研结合,全力打造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增强全球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能力。

二是着力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重大突破性技术,扶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产业;加强盐碱地等非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大力促进草牧业技术开发,广辟食物、饲料新资源,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强化配套技术研发,挖掘农业在休闲观光、文化传承、宜居生态等方面的潜力,拓展农业功能,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

三是着力壮大农业科技力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

四是着力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分工明确的农业科技体系。强化联合攻关,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评价与绩效管理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和推广服务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聚集多方资源,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农业科技法制建设,积极争取农业科技投入,营造良好氛围。

围绕一个出发点、四个着力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依托“一盘棋”“一体化”“一条龙”科技创新联盟,探索以解决产业问题组建联盟、以组建联盟推进协作攻关的机制。推动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农业科研支持方式。建立体现职责定位、反映绩效贡献,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和提高创新积极性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农业企业集聚。按照改革要求,加强专业机构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优化科技创新重点。加快推动农业科技从偏重土地产出率向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相结合,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率转变;从偏重粮食农业科技向粮食农业与粮经饲及大食物农业科技相结合转变;从偏重产中研究向产地、产中和产品质量安全及产后储运加工的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转变,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节本增效和质量安全等技术的研发。突破重大前沿技术。推进研发一批世界领先、具有引领作用和重大影响的颠覆性重大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和装备,积极抢占国际制高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在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机理、重要性状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强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巩固和优化布局一批农业科学观测站点,系统持续开展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

三是加快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由“建机构、组队伍、补经费”向“强能力、建机制、提效能”转变。加大政策法规落实力度。推动《农技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贯彻实施。改革补助项目管理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评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以“互联网+农技推广”为驱动,以服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探索农技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推动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

四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为重点,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进一步提高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分层次、分类型、分产业开展精准教育培训。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项目规范管理。加强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条件建设。推进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挂钩,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关于这项工作,我们还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

五是大力加强农业转基因研发与监管。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生物安全监管和科普舆论引导,促进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加强技术研究,占领制高点。攻克抗旱、抗虫及耐除草剂等性状在主要农作物应用上的技术难关,培育转基因优质棉、抗虫及抗旱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品种。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继续严把研发试验关、品种审定关、生产流通关,切实防止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在关键时节,对制种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严防非法转基因种子落地;严肃查处违法种植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部门协同,实施分段监管,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做到有标识、可控制、能溯源。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形成科普宣传合力。加强与相关协会、学会以及民间团体合作,以接地气的方式让转基因科普知识进校园、入社区,引导公众科学理性看待转基因。

六是加快农业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中阿、中非等合作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在非洲、南美洲及周边地区国家建立一批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示范服务等平台。主动发起或积极参与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支持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

七是大力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试点工作;大力推行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启动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加强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完善农业面源污染全国性监测网络,开展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示范。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研究启动重污染区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试点,推进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搞好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继续抓好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示范市、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

同志们,“十三五”农业科教事业改革发展的思路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化认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农业科教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2016年 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 讲话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