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新常态下农民工去向调查”报告(一)

2016-04-22来源:微信号工业区观察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2016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展开了问卷调查,试图了解经济新常态对工人的影响,和他们未来的去向打算。尤其是,当前经济形势之下,珠三角工人的大致工作待遇如何,他们的劳动状况、福利待遇如何,他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未来的打算。

我们在火车站附近向预备返乡的工人们派发问卷,共访谈了104名赶在春节到来之际回家过年的工人们。在这里,我们首先向这些接受我们访谈的工友们表示真挚的感谢!此外,我们打算分几个部分刊出我们此次调研的数据报告和结果分析,以期大家共同关注经济下滑对工人的切实影响。

我 们的问卷设计分这样四个部分:1、工人基本资料,2、家庭经济状况,3、当前工作情况(工资福利、换工作的情况、工会、劳资纠纷等),4、对经济形势的看 法和未来打算。我们的问卷调查虽然不如大型统计一般严格严谨,但我们相信,透过这些数据能反映出来,在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工友们遇到怎样的劳动条件、面对 怎样的劳动问题,以及如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期待与规划。

本期我们刊出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结果与分析。这部分,我们主要介绍访问对象的基本资料和工人的工作工时状况。

一 受访者基本数据

1.受访者性别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受访者17%是女性,83%是男性。

鉴于我们随机抽样、不做性别甄别的访谈方式,这个数据或许只能说明,那时珠三角从火车站返乡过年的工人以男工人居多。

图解:问卷受访者中有17%是女性,83%的样本是男性。

2.受访者年龄

受限于我们所选择的访问地点(火车站),可接触到的受访者年龄大部分年龄介乎40-50岁之间,其次较多人的为20-30岁及30-40岁的工人。

一方面,我们随机抽样的方式,或许可以反映,那时火车站返乡过年的工人们以40-50岁的工人为主,这年龄段的工人思乡之情要重一些。另一方面,这类中老年工人返乡的时间早、比例高,也或多或少反映出他们未来的打算可能是不再回来。

图解:本次调查5%的受访者是20岁以下的,27%的受访者年龄为20-30岁之间,17%的受访者年龄为30-40岁之间,34%的受访者年龄为40-50岁之间,13%的受访者年龄为50-60岁之间,4%的受访者年龄在60-70岁之间。

3.受教育程度:总体程度略低。

大部分接触到的受访者仅拥有初中学历,其次多拥有高中学历或小学学历,也有少数未受过教育。读过大专或大学的比例最低。总体而言,可接触到的受访者教育程度略低。

教 育方面,我国所提供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确能够给予工人们一个基础的初中学历教育。然而,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工人们仅止步于此,他们没有获得更精专的知识 和技术教育。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更进一步的教育属于收费教育,仍有工人之家不能负担教育费用而初中毕业直接出来打工;另一方面,我国多年来所仰仗的劳动密 集型、出口加工型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只需要廉价劳动力提供机械的基础操作,并未给予劳动力培训和提升自我、并借此提升薪金待遇的空间。

高等教育一方面对不少农民家庭,可能仍属于奢侈品,另一方面则并不适用于珠三角大量的普通工人工作需要。由此,工人教育程度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状况,却并不影响到珠三角工业多年来的惯例发展。

图解:教育程度方面,4%的受访者未受过教育,20%的受访者有小学学历,40%的受访者有初中学历,8%的受访者有中专学历,21%的受访者有高中学历,5%的受访者有大专学历,1%的受访者读过成人大学,1%的受访者有大学学历。

4.农民工身份的代际转移:父母子女皆为农民工。

当 问及父母是否也曾外出打工,我们发现,年纪越轻的工人们,他们的父辈越有过进城打工的经历。年龄在20岁以下的工人,个个都是第二代农民工;年龄介乎 20-30岁的工人,则有半数是第二代农民工。年龄介乎30-40岁的工人也有20%是第二代农民工。至于40岁以上的工人则没有这类父母务工的经历,皆 因他们本身便是第一代农民工(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图解:父或母外出打工的比例随着年龄段的减轻有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父或母有着外出打工经历的第二代外来务工工人越来越多了。第二代农民工的说法也正在成为现实。

二 工时与加班费

1.加班是家常便饭。

对 大部分工人而言,加班本身是工作的一部分:接近60%的工人日日都要加班,加班者约一半需要平日加班两个小时或以上。其中,最夸张的工时为一天工作 14.5小时(工人在标准8小时以外,每天另加班6.5小时)。我们可以看到,加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加班费可以说是很多工人的重要收入来源。

图解:我们的百多名受访者中,有40.62%的工人正常工作日不用加班,而剩下59.38%的工人都需要加班。在所有受访者中,有14.17%的人加班少于两个小时,45.83%的人加班两个小时及以上,甚至有人需要在工作日工作14.5个小时。

2.加班费?大量加班换不来一份加班费。

超过一半的工人日常加班根本没有拿到额外的加班费,更有部分工人虽然有加班费但其计算并不依法,只有约35%的受访工人表示能获得合法加班费。

图 解: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工人们又拿到了多少加班费呢?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71个受访者中,有58%的受访者在加班的时候没有额外的加班费,35% 的受访者拿到了合法计算的加班费,7%的受访者拿到了加班费但是加班费的计算低于合法数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加班费占据工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是工人在加班费上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保障。

3.加班费竟然有年龄歧视?年岁越长,越难拿到加班费。

在 按照年龄组排布了是否合法计算加班费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加班费的比例(下图蓝条所示)基本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工人年纪越大,能 够拿到合法计算的加班费的比例越低。这大概是因为,随着工人年纪的增长,越来越难找到合法的工厂,只能去小厂或者是部分重体力服务业打工。可见年龄越大的 工人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就更为恶化,加班费的给付也显示出对高龄农民工的歧视。

(未完待续)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新常态 农民工 去向 调查 报告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