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

2015-08-23 作者:何传启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导读: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并重点关注农业效率现代化、农业结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在过去的6000多年里,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过渡到知识社会,农业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不论发生多少变化,农业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

判断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基本标准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系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初级现代农业再到知识化高级现代农业的两次转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保持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农业地位和国际农业体系的变化等内容。

一般而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包括农业效率、农民收入、农业结构、农业制度和农业观念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等。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1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3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4000美元左右。进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10%,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已经起步等。

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960年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明显进展,部分农业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农业指标的国际差距正在缩小。例如,谷物单产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人均营养供应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距在扩大。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距。1960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多,但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据世界银行提出的《世界发展指标》,2012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15美元,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为19908美元,相差30多倍。与法国59401美元、美国51881美元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距,从400多美元扩大到7300多美元,相对差距从5倍扩大到13倍。

我国营养结构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61年以来,我国人均营养供应水平提高了2倍多,人均动物营养供应提高了10倍多,动物营养比例提高了4倍多。在1961—2011年期间,我国人均谷物消费提高了64%,人均肉食消费提高了12倍多,肉食消费指数提高了7倍多,脂肪消费提高了4倍多;人均水果、人均植物油和人均蔬菜消费分别提高了13倍、6倍和2倍多;人均蛋类、人均奶类和人均鱼类消费分别提高了10倍、7倍和4倍多。总起来看,我国人均营养供应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差距仍然比较大。

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仍是重要挑战。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消灭绝对贫困,而农村绝对贫困是重点。据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10个贫困人口超过300万人的省和自治区,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同时,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农业效率现代化、农业结构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这就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建立农业科技责任制,完善中国农业创新体系。我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学习和引进世界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但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农业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国家农业部等相关部委通力合作,吸纳农业科技国家科研机构、综合性大学和有关中央企业参加,着力建设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开展省部合作,以省市农业为基本单位,建立区域农业科技责任制,以农业高校为责任人,组建区域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区域农业科技责任制,建立农业高校科技责任制度,负责所在省市的农业科技服务和人员培训。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的重组,形成区域性农业科技中心和推广中心。重点发挥骨干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的技能提高。以农业专业网站为平台,以农业先进和实用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为技术支撑,以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播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虚拟和柔性的创新服务网络,促进合作创新和技术转移,提高农业的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农业效率。

科学修订农业区划,促进三大农业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高速运输网络的形成,考虑到居民营养结构和营养需求的变化,1985年制定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需要进行修订。可按照“农学、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的三维标准和原则,修订中国农业区划。从经济地理角度考量,我国农业可以按都市农业、郊区农业和乡村农业进行划分。不同区域有不同特点,农业发展重点有所不同。

实施农村小康工程,加大农村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科学界定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参考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考虑到我国国情,建议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作为相对贫困标准,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作为绝对贫困标准。实施农村小康工程,对农村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包括高中、大学助学金在内的教育帮助,提供免费大病医疗保险,避免因病致贫的现象。

实施农民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地区在巩固9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普及12年义务教育。对青壮年农民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或非营利性技能培训。对务农时间超过10个月的专职农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对务农时间在4到10个月之间的主业农民和务农时间少于4个月的兼职农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何传启)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农业 现代化 现代化 基石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