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光明日报:内蒙古,从文化大区迈向文化强区

2015-08-10来源:国家民委微信
分享到: 更多

草原之美,不仅在于风光,更在于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风情。进入夏季,内蒙古进入“文化释放”时间。

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日

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举办以来,内蒙古12个盟市纷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节、鄂尔多斯成吉思汗旅游文化节和第10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阿拉善的胡杨生态旅游节、乌兰察布的察哈尔文化节、锡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节、赤峰的红山文化节、通辽的科尔沁艺术节、呼伦贝尔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风情节、满洲里的中俄蒙三国旅游节……丰厚的草原文化资源,以各自的特色,次第上演。而105个旗县区,也都设立了自己的文化节日。他们以各自地区民族风俗风情为切入点,举办那达慕、马头琴、蒙古长调、安代舞、二人台等文化节庆活动。这些不同特色的文化盛宴,如辽阔的历史文化长卷,在蓝天白云间展示着草原文化的绚丽多姿、万种风情。

历史话剧《尹湛纳希》在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上首演。

绵长深厚的文化底蕴

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之处,曾有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有的还由此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内蒙古目前已发现1.5万处文化遗存。

为了保护和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2003年内蒙古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2010年又提出文化强区战略。

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比如,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50万年前,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旧石器时代早期;赤峰市发现了中华文化的龙凤图腾(距今最早的龙——7500年前“兴隆洼文化摆塑龙”,最早的凤——6300年前“赵宝沟文化陶凤杯”),以及“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红山文化中还发现了中国栽培最早的农作物。从草原走出的鲜卑、蒙古等民族先后统一中原,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拓疆守土。

呼和浩特大窑文化遗址。

与此同时,内蒙古实施“九个一批”文化工程: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创作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培养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保护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树立一批文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历数内蒙古的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名人:德德玛、腾格尔、韩磊、斯琴高娃、三宝、麦丽斯、王新民、康洪雷、乌兰托嘎、乌兰图雅,《蓝色蒙古高原》《陪你一起看草原》《套马杆》等无不在影视文艺界享有盛名。近年来,内蒙古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

与时俱进的保护措施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的同时,内蒙古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也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先后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等保护工程。2006年,内蒙古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内蒙古呼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获成功。2013年元上都遗址进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六级名录体系,目前已拥有包括长调、呼麦、马头琴、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8大类、4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51个。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自2012年8月起,内蒙古启动实施“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利用互联网、无线Wi-Fi和3G网络,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了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服务终端,为广大农牧民提供24小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

内蒙古达茂旗满都拉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乌日才胡介绍,满都拉镇地处中蒙边境,信息不发达,自从“加油站”建成后,海量的电子图书、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源走进了牧民家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下载资源解决牛羊的生病难题,还可以上传自拍自演的小节目。“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有效破解了基层尤其是偏远牧区共享文化资源受限的难题,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也改变了牧民们的文化生活和阅读习惯。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文化 内蒙古 文化节 遗产 红山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