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的形势与调整思路

2015-08-09 作者:尤飞 罗其友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育种家联盟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近10多年来,由于具有比较效益高、省工省劳等特点,同时受粮食补贴、保护价收购等诸多因素影响,玉米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从2000年的3.5亿亩增加到2013年的5.4亿亩,增了158%;产量则从2000年的1.1亿吨增加到2.2亿吨,翻了一番。玉米不仅在江淮地区、东北平原核心区等适宜区快速发展,同时也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等非适宜区、次适宜区大量种植,造成了局部地区灾害频发、农业用水超量、水土流失等不利情形,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受到挑战。目前,我国国内玉米产量超过需求,加上国际市场进口玉米冲击,价格倒挂,导致库存压力不断加大。国内最大玉米产区东北地区玉米库存达到3315亿斤,产业进一步发展已受到若干“瓶颈”制约。

一、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首先,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012年以来,玉米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表现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量不断攀升,但需求增长有限,主要原因:一是受饲料高粱、大麦等低成本饲料作物替代影响,玉米饲料需求放缓;二是玉米作为能源作物,受到石油价格走低影响,加工企业开工不足;三是玉米淀粉等其他加工品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需求增长缓慢。从长远看,我国玉米饲料主要供给对象以猪、鸡为主,而目前我国人均猪肉和鸡肉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继续增长空间有限。玉米能源产品,包括酒精、淀粉等,受到更加低成本的木薯等产品替代影响,需求低迷的格局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近几年来,我国玉米富余量一直维持在5000万吨以上,2013年度达到1.2亿吨,库存压力加大态势明显。

其次,我国玉米产业竞争力不强。从成本来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在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玉米最适宜区仅限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美国等主产国相比,各种植区不同程度存在水资源短缺、寒害、旱害等制约因素,玉米生产成本高,处于竞争劣势。以2014年3月的新奥尔良离岸价为例,每斤仅0.66元,与同时期我国1.1元的收购价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受加入WTO贸易政策、以及不断签订的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影响,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玉米主产国的玉米更加顺畅进入中国,国内用户宁愿选择价格更低的进口玉米,使得国内玉米在粮库大量囤积。从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玉米品种结构与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矛盾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玉米品种发展依然滞后。玉米作为重要饲料,种植区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一二三产融合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弱,产业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

再次,我国玉米发展已受到资源环境强约束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近几年,受比较效益及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玉米在生态次适宜区扩张十分迅速,玉米发展与资源生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在东北第四、第五积温带无霜期短,寒害问题突出,玉米含水量高,生态经济效益不高;北方农牧交错区由于深度垦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问题突出,大规模种植玉米促使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恶化;西北风沙干旱区玉米种植集中在西北沙漠绿洲区,玉米用水靠灌溉,灌溉定额大,与其他作物、生态用水有矛盾,对绿洲生态造成威胁;西南石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俱缺,大面积种植玉米不仅经济,而且不利于保水、保土,破坏区域生态平衡;太行山沿线石灰岩区域山多地少,垦殖指数高,水土流失严重、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扭转。

综述所述,加快调整优化我国玉米产业结构,将籽粒玉米进一步集中布局在最佳生态适宜区生产、并将生产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平衡玉米供求关系,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平稳发展,支撑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推进,已经势在必行。

二、玉米产业发展调整思路

新时期,玉米产业发展应以国家新的粮食安全观为统领,以资源承载力为依据,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科技创新引领、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结合的现代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建立用养结合型种植结构

根据不同区域生态规律,优化种植结构,建立用养结合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东北冷凉区,鼓励开展玉米大豆轮作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发挥生物固氮作用。在北方农牧交错区,调减部分玉米改种更加节水、耐旱、减灾避灾作物,加强水土保持,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在西北干旱区,依据灌溉用水,依水定作,发展耐旱作物、沙生作物替代种植,并大力发展玉米与节水作物轮作、套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太行山沿线区域,应大力发展山地牧草、林下套作、生态林业与特色杂粮,恢复生态,提高效益;西南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林果、茶叶、药材等。

(二)构建农牧结合型种养结构

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积极推进饲用玉米生产,按照“以养定种”的要求,积极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等;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苜蓿、羊草等牧草种植,提高饲草供给度,优化饲料品种结构;进一步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三)提升玉米产品质量结构

瞄准市场需求,加大开发力度,发展专用玉米、特种玉米生产,将产品质量结构调优调高调安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生产全程管护,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建设玉米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保障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不同玉米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培育知名玉米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完善玉米产业链结构

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玉米加工、物流和服务业,完善农业产业链结构。培育优势品种,建设特色原料生产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鲜食、饲用、其他专用玉米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营销体系紧密衔接。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以玉米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调整收储政策(价格)政策

结构调整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涉及国家、农民、企业等多方面利益。建议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农办等有关部门牵头,抓紧研究改革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和收购价格定价机制,统筹考虑粮食稳定、资源承载、农民收入、财政负担、加工企业、库存保值等因素,引导农业结构积极有序调整。

(二)创设结构调整补助政策

调减玉米的重要路径是粮改饲、粮豆轮作,以及玉米改种杂粮、牧草、果茶及其他生态适宜性作物,但受比较效益和市场影响,需要国家给予适当补助,以引导鼓励农民调结构。建议:一是在总结今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年扩大粮改饲试点规模,由目前的30个县增加到100个县,每县安排1000万元。并制定支持东北地区粮豆轮作的政策,安排专项补贴资金。二是适当降低玉米收储价的同时,可提高大豆目标价格,把省下来的钱转到大豆上,相应提高大豆种植效益,引导农民扩大粮豆轮作。三是对实施玉米青贮的农户给予补贴,保证实施青贮的农户收入不低于出售玉米籽粒的收入,每亩可给予100-150元补贴;四是在北方玉米优势产区,鼓励玉米-大豆轮作,轮作年给予种植大豆农户轮作补贴,补贴幅度要略高于种植玉米和大豆的收益差额;五是在不适宜机械化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丘陵地区和山区,采取粮改果补贴政策,改种果树后给予3年补贴,补贴幅度应与种粮直补持平。六是在西南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坡耕地上,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农民改种茶叶,并提供种苗和必要的培训。按新栽茶树第三年开始采摘计,可对粮改茶农民给予2年补贴,每年每亩补贴150元。七是在农牧交错带的玉米分散种植区鼓励农民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按牧草一年收获3次计算,对粮改草的农民进行补贴,补贴水平与青贮补贴持平。

(三)强化创新驱动

实施科技、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重点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加快选育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选育适宜饲用的高生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青贮玉米和牧草品种。加强品种管理,防止越区种植。机制创新重点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特别要做大做强一批牛羊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结构调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建议通过建立信贷担保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改饲、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结合。加大对龙头企业、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其积极参与玉米结构调整。给予粮改饲青贮窖建设补助和生产贷款支持,鼓励参与种养、收储、加工、销售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结构调整。

(五)加强进口管理

针对我国粮食生产国际竞争力弱、人口众多、进口资源有限的形势,进一步研究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减少进口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冲击。充分利用绿色壁垒等非关税措施,合理控制进口节奏。加大对粮食走私的打击力度,保护国内玉米生产者的利益。

(作者 尤飞、罗其友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玉米 产业 形势 调整 思路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