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追踪:“奶农倒奶”事件 农业部紧急处理“卖奶难”

2015-04-14来源:凤凰陕西综合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17日,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辛庄村的奶牛养殖户把多余的新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京华时报记者 徐晓帆 摄)

据新华社电,针对近期卖奶难问题,农业部昨天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18日,农业部与伊利、蒙牛等重点乳品企业奶源负责人进行协调,督促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稳定中小牧场和养殖户小区的奶价,保护奶农利益。

目前,已启动全国奶业生产周报制度,及时调度生鲜乳生产销售状况,重点收集乳品企业拒收数量、奶农倒奶数量、非正常淘汰奶牛等情况。同时,还将积极争取财政、工信、质检、食药监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研究制定包括奶农救助、奶粉临时收储、扩大乳制品消费等方面政策措施。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未来受乳企库存奶粉较多、乳制品消费增速下降以及国际市场预期增产降价等因素影响,乳企收购生鲜乳的积极性仍不高,养殖小区和散养户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事件溯源

奶农倒奶杀牛咋回事


一场“乳业危机”正在向产业链上游的养牛户传导。

近日,河北奶农因奶价狂跌每日倒奶,养猪户更是买鲜奶用来喂猪来保本。

而在奶业大省黑龙江,由于乳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全脂粉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调,天津港到岸价格仅为22500/吨,而乳品企业在当地奶源基地收奶制粉成本高达34000/吨,企业每用一吨自产原料亏损近万元,一些乳品企业缩减采购国内奶源,转向使用低价的进口原料全脂粉。

业内预计,随着全球奶源价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2015年我国乳制品很可能会迎来降价年,国内乳制品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少奶户因鲜奶无处销售,不得不将奶倒掉,部分地区的奶户低价卖牛,甚至出现了杀牛现象。

17日,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辛庄村的奶牛养殖户把多余的新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京华时报记者 徐晓帆 摄)据新华社电,针对近期卖奶难问题,农业部昨天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

》事件追踪

卖奶难现象透视


奶农经历似“过山车”

奶农经历似过山车

近两年,中国的奶农经历很是坎坷,过山车一般很是头疼。2013年初,对于当时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乳业来说,恒天然双氰胺事件以及香港限购令等因素的出现,进而导致国内乳品价格一路飙升,到年底甚至出现了部分超市断奶情况。

经历了2013奶荒之后,企业都认识到得奶源便可得天下的重要性,加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顿监管措施,要求奶企自建自控奶源。在此大背景下,各大乳企在2014年上半年除了为达到国家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换证的要求而进行整改之外,还纷纷响应政府兼并重组的号召,优胜劣汰,将步伐迈向了国际。与此同时,国际各方势力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进口奶粉大量进入市场,企业纷纷来华建设大型牧场。

正是由于此种因素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至3.3/公斤,而与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养殖成本上升,奶牛顿成了烫手山芋。原奶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市场现象,就连奶源最欠缺的广州,今年也罕见地出现了有10户奶农弃养的情况。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最后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奶企涨价缓解成本压力

鉴于近期成本持续上涨的实际情况,公司会在考虑综合成本后适时、适度调整产品价格。不同品类的涨幅和调整时间会有所差异,请关注终端价格变化。蒙牛内部人士说。

根据光明乳业的提价显示,光明乳业从121日起,上调旗下牛奶和酸奶价格,加权平均上调幅度约为8%~9%。对于提价的原因,光明乳业归结为多方面:受今夏全国高温气候的影响,全国各地区奶源异常紧张,优质奶源缺口较往年更加大;且价格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基础奶源价格上涨超过10%,优质奶源价格更高。同时,行业综合成本自去年起始终在不断上升,物流、人工等加工制造业的成本均有明显上浮。

对于乳业纷纷提价,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乳企提价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另外,一位从事奶制品行业的人员表示,每年的秋季都会出现季节性奶荒,而今年表现得特别明显,并且还会持续到明年。

大型乳企国内海外自建牧场

事实上,乳企开始自建自控奶源以来,对奶源质量的把控能力大大增强,间接导致了奶农散户的原奶市场越来越小,这是乳业整合调整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必然而又不容忽视的时期。

数据显示,截至20135月,蒙牛乳业已在奶源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0亿元,参股、合建了14座万头以上超大型现代牧场,其还将继续参与建设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场,将新增投资30亿-35亿元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三年内实现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光明乳业也在武汉投资1.3亿元建设生态示范牧场,可饲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万吨。

此外,目前来自新西兰的恒天然公司在河北省运营着包括五个牧场的牧场群。这一牧场群拥有1.5万头泌乳牛,每年生产1.5亿升高品质牛奶。君乐宝20143月份已经在张家口的察北建了自己的牧场,伊利、蒙牛等已陆续在海外建牧场。

而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奶牛场、奶农户180-200万户。按官方统计数字全国的奶牛存栏量:2010年有1420万头,20111440万头,20121493万头,20131442万头,2014年可能连1400万头也难达到。但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真实的存栏量应打个折,目前可能连1200万头也不到。


来自进口奶粉压力

谁是“乳业危机”幕后推手

进口原料何以出现如此低价?是成本推动还是另有隐情?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低价进口原料并非正常的市场行为,存贸易倾销之嫌。

曾到过澳大利亚、新西兰牧场考察的克东县委书记李柏春介绍说,国外的成本确实比我们要低,一是他们的饲养规模化程度比较高,单位成本低,一个家庭牧场一般两三个人便可以养牛200300头,最高可养到400头,而我们一个家庭只能舍饲3-5头牛;二是牧场的管理成本低,挤奶、除粪、喂料都是机械化的;三是他们有大片的天然草原,400头牛的牧场面积600亩以上,饲料基本不用花钱,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但即使如此,也绝对低不到每吨24000元的程度。”

光明乳业赵忠也认同这一看法,“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国家对养牛的奶农一直有较高的补贴,而中国对来自新西兰的进口原料奶采取零关税的政策。”

资深乳品行业人士王丁棉表示,“饲料售价居高不下,人工等养殖成本不断上升,正好今年又遭遇国际奶价大幅下跌,乳企过多使用进口奶粉而减少使用本地奶源,这些都是导致奶农倒奶、杀牛、卖牛的主要原因。”,她认为,目前行业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去年很多地方都在争夺奶源,但后来却出现了“杀牛倒奶”,牛减少的同时奶价却还在下降,原因是国内很多大企业有自己的奶源,并且减少了使用国产牛奶。

乳业分析师宋亮也公开表示,乳企开始倾向自建牧场控奶源,中小规模养殖及散户养殖逐步面临淘汰。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在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推广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国家应实施奶业扶持政策,为中国乳业发展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不断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让国产奶制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肖光辉说,当前中国乳企确实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但他们并不指望国家因此便对国内大大小小的乳品生产企业企业都进行保护,关键是政府要为中国乳品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赵军建议,国家应完善乳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乳业产品的卫生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快乳制品行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充分竞争,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更多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倒奶杀牛”背后凸显奶农弱势地位

专家指出,奶源过剩、消费低迷是造成“倒奶杀牛”的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则是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凸显奶农的弱势地位。  

“从供需关系看,造成卖奶难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奶源总体过剩,二是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说。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同样1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比国产奶粉平均低1万元左右,乳品企业更愿用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对国内生鲜乳的依赖明显减少,而去年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长5.2%,进一步导致奶源的过剩。  

此外,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也是一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我国乳制品总产量同比下降0.04%,乳品企业收购意愿降低。  

“除此之外,奶农‘倒奶杀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据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介绍,与奶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不同,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奶少时抢奶、奶多时拒收”,成为乳企和奶农失衡关系的真实写照。  

“养殖环节的利润占乳业整体利润不足10%,奶价议价权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形势不好时奶农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极端情况下只能杀牛弃养。”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


养殖、加工和消费全方位升级

》如何应对

卖奶难看有形之手到底应当怎么作用

从卖奶难的现象来看,显然,在如何对市场发挥作用方面,可能失位或缺位了,至少是职能没有完全到位。

譬如对奶企不履行收购合同的行为,相关职能部门为何不进行干预,督促企业履行合同,以减少奶农的损失。否则,签订合同干嘛。毫无疑问,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又譬如市场信息的发布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在奶品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进口奶粉增多必然会对国内奶品市场产生冲击,对奶企的生产经营构成威胁。那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就要及时发出预警,积极引导奶企和奶农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调整产品结构。

可是,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又都做了些什么呢?有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引导和发出预警信号呢?再譬如在推动奶业产业化、专业化方面,地方政府有没有将其当作重点来抓呢?要知道,目前过度分散的养殖方式,不仅成本高、效率低、案例性差,而且应对市场的能力也弱,与奶企之间也无法建立平等的市场关系。自然,奶企不按合同履行、擅自压价等方面的行为,也就难以避免了。

也正因为如此,卖奶难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市场问题,而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有没有处理好、协调好的重要问题。因为,类似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奶业,在粮食生产与供应、蔬菜种植与销售、生猪市场管理等方面,都出现过比较突出的矛盾。其中,犹以蔬菜的种植与供应最为突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产地难卖、销地价贵的现象,导致产地农民损失不断,销地居民负担沉重。

市场经济下,政府到底应当干什么。讫今为止,还没有几个地方能够作出比较令人信服的回答。因为,现实要的不是理论上怎么说,而是实际上怎么做。诸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政府在如何做方面,确实没有给过市场很好的答案。没有很好的答案,就意味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没有摆正好位置,没有承担好责任。

养殖、加工和消费全方位升级

专家认为,奶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奶业发展不仅是养殖环节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养殖、加工和消费整个产业链全方位的升级。从目前来看,养殖环节经过整顿和振兴,生鲜乳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已有质的提升。但加工和消费环节并没有实现同步转型升级,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严重制约,对奶业整体转型升级形成了短板效应,这也是当前奶牛养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专家建议,在生产环节方面,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养殖小区向规模牧场转型;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既要巩固和发展北方优势产区,又要推动南方奶业发展,缓解北奶南运的矛盾;调整品种结构。

在加工环节方面,首先要优化产品结构。目前,我国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70%,低温奶仅占30%。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既降低了消费者福利,又为进口奶粉大量增加创造了条件。要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提高巴氏奶、酸奶等低温奶和以湿法工艺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企业布局和奶源相配套,提高产品质量。

消费环节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要提高乳制品消费量。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从2007年的23.5公斤下降至2013年的18公斤,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从3.5公斤上升至5.29公斤。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二要培养科学饮奶的习惯,广大消费者还没有养成鲜奶鲜饮的消费习惯,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仍以消费奶粉和常温奶为主,必须逐步扭转这种不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

对于进口奶粉的冲击,专家建议要加强对进口乳制品的管理,严格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液态奶标、标和标复原乳的规定,规范液态奶生产经营市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奶农倒奶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