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厦门:“抱团发展”向市场要效益

2014-12-12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抱团发展”向市场要效益

  ——厦门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纪实

  本报记者蔡茂楷

  “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对大生产和大市场,通过‘抱团发展’向市场要效益,这是厦门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思路。”谈起合作社发展,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倪超思路清晰。

  按照培育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近年来,厦门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加强引导服务,加大扶持力度,短短几年间,合作社发展呈现出专业特色明显、发展形式多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特点、新趋势。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的农民合作社1567家,注册资金34.1亿元,注册成员数3.6万人,带动周边农户8.3万户。合作社已逐步成为厦门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出政策专业特色越来越明显

  厦门市农民合作社起步晚,至2007年9月才成立第一家,但随着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市里对合作社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2010年出台《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合作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下发《关于扶持示范社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二五”规划》;2014年5月,出台《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管理办法》。

  一系列扶持政策,培育了一批专业合作社。郭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同安区,该村700多农户90%从事蔬菜种植,年种植达4500亩。根据市里的政策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培训方面都加大扶持力度,短短几年间,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85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5万元,还带动了周边村3000多农户加入郭山紫长茄的种植。

  “专业特色明显”成为厦门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特点,商品率较高的蔬菜、果茶、生猪、禽类、水产等本地主要特色产业都成立了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郭山紫长茄、大宅火龙果、琴鹭鲜花、上陵牛蛙等专业村,推动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重服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服务,是合作社工作的一个主导思想。”厦门市农业局局长吕参军说。在服务方面,市农业局首先做好宣传服务,营造发展氛围,通过电视、报纸、送法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其次是强化合作培训,几年来,对合作社理事长及其成员培训达4185人次;第三是加强学习交流,多次组织合作社到浙江、江苏及台湾等地考察学习;第四是建设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网,提供交流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智农人] 标签: 这是 有关部门 三是 等专业 呈现出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