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成功入选!天津市北辰区双街进入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2020-12-18 来源:津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好消息!1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北京共同发布第二批23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双街镇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双街镇借助天津市北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把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民心工程,从文化活动阵地打造、文化资源培育、带动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形成了常态化服务举措,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幸福感。

  一 补齐服务短板,打造农村文化活动阵地

  北辰区是天津环城四区之一,下辖9镇7街,常住人口近百万,是天津北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2015年底,北辰区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018年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验收工作。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北辰区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资金等多重保障,构筑区——镇(街)——村(居)三级阵地。以此为契机,北辰区双街镇从基础设施、组织保障、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多管齐下补齐服务短板,打造文化活动阵地,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0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

  与双街镇建设开发实际相结合,建成2000平方米镇级文体中心,内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瑜伽教室、体育健身室、书画活动室等,每周对公众开放时间达到45小时以上,每周接待场次十余场。区镇村三级累计投资3360万元,完成全镇15个村、9个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提升达标,平均面积分别达到1037平方米、1462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科普活动室、舞蹈室、棋牌室、书画室等,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增加文体活动场所,投资3500万元在全镇居住区一南一北建成紫御园和紫薇园2个文化公园,积极挖掘运河文化历史,沿北运河建成文化古街,与北运河文化交相呼应建成300平方米的“梁崎书画馆”,集中展现110多幅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书画佳作。

  02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健全双街镇文化站,配有文化站长1名,文化社工3名,做到文化活动有专人组织、有专人管理。借助2018年村和社区换届选举契机,在24个社区、村增设1名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多数由“两委”班子成员兼任。加强对文化管理员的培训,每年区级及镇级文化管理员培训不少于5次,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完善文化管理员考核机制,健全激励竞争和自我约束机制。

  03 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各类活动开展

  2016年以来,区镇累计安排专项资金85万元,用于组织村民文化活动、支持文化团队建设、购买文化惠民服务及演出等,夯实全镇文化事业基础。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举办“和谐文化大舞台消夏纳凉晚会”“盛世中国魅力双街大型歌会”“文化进社区·文明伴我行”送文化下基层相声专场演出、“戏曲进乡村”活动。2016年以来,购买文化服务200余场,惠及村民万余人。

  二 培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生活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文化工作者留在基层的较少,文化人才严重匮乏,文化软实力不足,一些群众虽然有兴趣参与农村文化活动,但缺少能够对村民进行组织、培训、引领他们开展各类活动的带头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对此,双街镇持续加强文体培训和交流,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充分发挥文化带头人、新乡贤等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文化宣传,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生活的内生动力。

  01 加强文体培训交流,培养文艺人才

  持续扶持和培育基层群众特色文化团队,建成镇级文化团队6支,并定期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培训;按照每个村居不少于3支文体队伍的标准,全镇共组建舞蹈、书画、声乐等特色群众文体团队60余支。近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学习经验交流会70多期,培训文艺人才和文艺志愿者1200多人次,开展“瑜”悦身心瑜伽活动公益培训20余场,开展各类妇女、儿童手工培训活动20余场。

  02 积极培育新乡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对各村有声望、有意愿投身农村建设、能够带动乡村发展的乡贤,调查摸底、委以重任,村“两委”班子成员80%以上是群众认可的新乡贤。2018年以来,市区镇三级表彰的优秀村干部60人次,结合实际层层选树道德楷模,培育新乡贤,选树了一批“感动北辰文明人”“天津好人”“中国好人”等道德模范。例如双街村党委书记刘春东同志积极发挥乡贤作用,带领村民在建设文化名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该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双街村志》纳入全国名村志文化工程。

  03 重视文化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镇实施“五个一”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每村设计一个乡村文化LOGO标志、一个文化广场、一条文化街道、一个便民服务大厅等,用墙绘、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新时代农村思想文化,让村民出门能见、触目可及、入脑入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并融入到村民生产生活中,广泛开展“幸福水滴”十星创评、“三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累计对200个家庭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 动员群众参与,深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的背景下,多数乡镇和农村建成了设备完善的综合文化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各类设施,但由于对群众的需求模糊,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缺少人气。如何避免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痛点。双街镇在各类文化活动场所达标、设备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群众基础良好的文化活动,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吸引动员群众参与,使文化惠民真正惠及村民。

  01 发挥带动作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队”的思路,以双街鲍式八极拳、汉沟两翼猿拳、上蒲口同乐高跷会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土文艺队伍作用,调动广大草根文化志愿者参与热情,真正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同时,立足本地实际,将文化与体育等元素深度融合,连续多年举办元宵佳节万民同乐大联欢,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形式,既有大秧歌、小车会等传统演出,又有非遗特色演出等新型演出。

  02 喜闻乐见文化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热情

  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宣传普及传统节日知识,通过组织演出、手工制作、烘焙、朗诵等各种类型的活动吸引村民参与。连续举办“乐享运动·筑梦双街”趣味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社区广场舞大赛、儿童才艺展演、迎新春戏剧演出等50余场群众基础广泛的文体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03 结合村民需求,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

  双街镇共建成镇级农家书屋1个,村级农家书屋15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镇农家书屋藏书量有3余万册,图书种类齐全。结合村民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引进电子书,方便村民下载,满足移动数字阅读的需求。以亲子阅读、图书推荐会等经常性读书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每年每村组织读书活动不少于2次,总数达48场,惠民人数2000余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农村公共服务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