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土地托管托出农民好“钱景”

2020-08-21 来源:海东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是许多农民的真实写照,辛苦一载,但收入常常差强人意。一遇旱年、灾年农民更是颗粒无收。不说增收致富,有时就连基本的口粮也成了问题。怎么让农民既能守住地又能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出了答案。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汪家村的明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土地托管和流转,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让他们放心外出务工,回家时,农作物的收成依旧属于自己。“农民雇人种地”的做法现已遍布海东市的大小村庄,惠及了不少农民。

  农民雇人种地 新鲜

  互助明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合作社负责人湛明善就是汪家村人。14岁时,湛明善因不想年纪轻轻就种地,所以外出务工,各个饭馆曾是他务工的首选地。从打工仔一路做到餐饮店负责人,湛明善用了20多年时间。期间,他积攒了资金,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见识了牛羊育肥产业可观的效益。

  “干什么事情都是回家干比较好。”抱着想做事就要回老家的想法,湛明善回到汪家村,办起了合作社,搞起了牛羊育肥产业和种植业。“回到村里我发现,没人种地的现象比较突出,年轻人想去外面挣大钱,老年人没力气种地,土地一年到头荒在了山上。”湛明善说,山地撂荒后,小时候摘豆瓣、揉麦穗的山不再像以前那样生机满满了,上山的人也少了,上山的路少了行人的踩踏,也变得不那么好走了,村子里只剩老弱病残。

  眼看着村庄一天天变得寂静,这位曾经不想种地的年轻人却回到村里,在土地上琢磨起了主意。此时,土地托管出现得恰逢其时。“土地流转,简单说就是合作社租农民的地去种,合作社给农民付租金,土地托管是农民给合作社租金,雇合作社给他们种地。”湛明善表示,土地流转出现的时间较长,村里人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土地托管刚出来时,许多人都不清楚,湛明善就挨家挨户让他们把地“租”给自己种植。

  2018年,试探性开始土地托管时,全村只有32户农民愿意把土地租给湛明善种植,这些租给湛明善的山地,一大部分因为长期无人种植已经撂荒,想要种植,第一步就是开荒。开荒后,湛明善帮农民种上了地。“农民会指定哪块地种什么种多少,农作物收割时,收成属于农民,按照土地好不好种植的标准,土地托管又分为全托和半托两种。”湛明善说,全托一亩地80到200元不等,种植、除草、打药、收割都由合作社完成,收成归农户所有,半托一亩地60到80元不等,按照农户需求收取费用,最终的收成仍归农户所有。

  全新的种地方式吸引了不少农民纷纷加入,大家都说,一年到头只种地收入不高,土地给合作社种植,就能外出务工挣钱,合作社也能挣上钱,一举两得。今年,湛明善的合作社托管土地1200亩,附近2个乡镇5个村的150户农民的土地都交给了湛明善来打理。

  钱袋鼓起来了 幸福

  “这种方式挺好,现在我媳妇在家只管照顾孩子,不用再去地里干活了,减轻了负担,而且租金也不高。”说话的湛国军也是汪家村人,每年他都要外出去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务工五到六个月时间,伺候庄稼的繁重活就落到了妻子身上,但湛国军总是放不下心,总要抽空回来干完地里的活再去务工,一来二去,耽误了务工挣钱。自去年开始,湛国军把18亩山地流转给湛明善,2亩水地以一亩地80元的价格托管给湛明善,一亩地种上土豆,一亩地种了油菜籽,这样一来,土地流转的资金到手了,外出务工也不耽误,年末回家时,土豆和油菜籽还能供上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我外出务工一年能挣7到8万元,在家种地一年干到头,最多一两万元的收入,所以山上的地我已经有10年没种了,地都荒了,租给湛明善我还能拿到流转金,虽然不多,但图个踏实。我媳妇还到合作社务工,挣点生活费,家庭收入又增加了。”湛国军说。

  像湛国军这样的人在汪家村不算少数。湛明善表示,这几年许多村民都把土地流转或者托管给合作社后外出务工,甚至有年轻夫妻在合作社托管土地后,到合作社务工,收入也比单纯种地高出一大截。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近年来汪家村的农民在土地上算是尝到了甜头。

  68岁的林健山是索卜滩村人,今年是他到湛明善的合作社务工的第6个年头。“儿子儿媳在西宁,三个孙子还小,种地我也出不了多大的力,索性就托管了。我直接到合作社打工,还能挣上钱。”林健山说。一个月2000元的收入对于林健山来说确实不错,从前,他要跑到离家较远的西宁市“看大门”增加收入,如今,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了。

  去年,林健山不仅通过合作社挣到了钱,还学到了土豆种植技术,也种上了和湛明善的合作社同一品种的土豆。在他的精心看护下,种植的2亩土豆收入达2万元,可把老人家高兴坏了。今年,林健山在合作社托管了6.5亩地,2.5亩种上了土豆,4亩种了小麦,因为是半托管,一亩土豆是100元,小麦40元。租金不高,却解放了一年到头都被绑在土地上的双手。

  虽然不种地了,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旧可以吃到从小吃到大的粮食,腰包也在这种种地的新变化下慢慢鼓起来了。农民高兴了,日子也就越过越红火。

  循环经济助力 双赢

  在湛明善的合作社,除了土地托管和流转发展得风生水起,依靠养殖搞种植,也成了合作社的一大亮点。

  当记者走进明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几个老汉正在薅羊毛。“闲着也是闲着,薅一头羊的羊毛40块钱,也没什么技术难度。”几个老汉说着笑着,手上不停地薅着羊毛。

  “羊粪施到土豆地里效果特别好,所以我们每年的羊粪都积攒下来给土豆施肥。”湛明善说,种养殖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不仅是自己寻摸出来的道理,也是有关政策为他指明的方向。今年,合作社养了1200只羊,78头牛。牛羊育肥产业搞了好几年后,湛明善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让种养殖相结合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今年,湛明善开始培育秸秆膨化饲料的菌种,让小麦、土豆、油菜籽的秸秆不再成为污染环境的“首恶”。“每年秋收以后,秸秆的去向让人很头疼,燃烧污染环境,拉去加工厂处理也费钱,所以我就自学培育菌种,预计今年可以制成10万吨的秸秆膨化饲料,满足我们合作社一年的需求,甚至可以往外卖。”湛明善说。

  今年,湛明善的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五年计划”,即5年内建成万头牛场一处、万头猪场一处,万亩农场一处,年生产10万吨牧草加工基地一处。制定如此规模的发展计划,是这片土地给湛明善的信心。

  “我很喜欢农村,农村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广,现在国家的政策也在向农村倾斜,我有信心把我的合作社打造成互助县生态循环第一合作社。”湛明善说。

  2019年,明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托管上面的纯收入达到14.4万元,土地托管不仅让不种地的农民依旧能守住土地,也让农民在土地上得到了实惠。这几年,看到湛明善的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原先只有一家合作社的汪家村,合作社也逐渐多了起来。

  不论是土地托管、流转还是种养殖融合发展,在农村这片大有可为的“天地”里,许多像湛明善这样有想法的人都有了一番作为,相信未来的农村还能让更多农民受益,也能让更多人在这片“天地”里发光发热。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土地托管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