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红线”变“红利” 重庆缙云山依托生态环道打造环山乡村休闲游

2020-07-3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一场巴山夜雨,涨满黛湖秋池。重庆缙云山黛湖景区自5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光游玩。高大的红豆杉、香樟蔽日成荫,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湖边休憩,湖水碧波荡漾。

  在黛湖水系北端,雨鸣涧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这片面积达46300平方米的区域,将打造成“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明年年初开放。届时缙云山将再添一个“雨趣情怀”为主题的山野韵味休闲地。

  雨鸣涧是缙云山生态环道中步行道的其中一段。作为民生保障工程的缙云山生态环道一直备受关注。环道按照“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功能进行定位,通过线型、标识、标志等技术手段,对缙云山保护区进行“划界”,形成一道生态屏障,并带动沿线休闲农业、特色餐饮及民宿产业发展。

  缙云山生态红线的限制正转变成绿色发展的“红利”。

    缙云山生态环道将新增三处景观 

  北碚2019年7月制订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工程、生态环道工程等6项重点工程。

  从今日举行的缙云山综合提升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会了解到,缙云山生态环道工程4公里的示范段将于今年底投用。

  据悉,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全长64.52公里,地跨北碚、沙坪坝、璧山三个行政区,北碚境区全长34.5公里,由7米车行道和3米步行道组成。环道与缙云山保护区边界平均距离110米,对保护区形成一道生态屏障。

  该环道将串联多个旅游资源,沿线设置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催生户外徒步、骑车郊游等旅游新业态,塑造缙云山环山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品牌。

  其中,北碚将打造雨鸣涧水系景观提升工程,整合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结合现有山地地貌及山野趣味等特点,形成“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

  北碚区温泉谷两山生态文旅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廖攀说,“雨鸣涧是一条一公里的康养步道,上端靠近翠月湖,顺流而下延伸到缙云山半山。项目将以‘巴山夜雨涨秋池’为主题,打造‘粉黛寻仙’、‘野径闻雨’等8个核心景点。”

  此外,翠月湖已整治修复完成,下一步将打造房车露营基地、观景平台。

  北碚还将打通环道与沿线村社之间最后一公里。生态环道示范段连接了温泉谷和柏林村,北碚将把柏林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竹类生态产业的导入,让原住民增收致富。  

    新北温泉公园“修旧如旧”再现历史 

  缙云山“山上做减法,半山做特色”。由卢作孚先生于1927年创建的北泉公园,将实现从“旧”到“新”的转变。

  北温泉公园依托温泉寺而建,历史悠久,市民过去常常携家带口游泳逛园。

  新北温泉公园前期将建设公园新大门、开放性的山林温泉泡池,再加上跳台等原始配套功能设施,力争还原嘉陵江边上的“平民公园”景象,让市民追寻北温泉旧时记忆。

  公园还将打造亭台楼榭、山地书吧、温泉陈列馆、科学草坪,对爱莲池、五潭映月等旧景提升。

  廖攀称,“保留历史文脉与再现历史特色是缙云山另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如游客来到科学草坪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AR等虚拟现实技术将呈现出曾经100位科学家在这里举办中国西南第一次科学大会的盛景。”

  为推进北碚全域旅游发展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北碚将力争通过2至3年的时间创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目前,北碚已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拆除各类建构筑物53.2万平方米,栽种植物75万株(棵),覆土复耕复绿36.5万平方米,恢复水域1.79万平方米。今年5月2日,在防疫控制流量的情况下,当天上山游客超过1.4万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乡村旅游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