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村民说事会,“说”出新风尚

2020-05-29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新型社区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及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是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十分迫切的问题。

四川省平昌县积极探索“党支部+村民说事会”,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把基层党的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建立起群众说事、干部议事、支部管事、分类办事、定期评事相结合的机制。去年以来,该县又在全县广泛开展“政策法治、感恩奋进、文明新风”三项教育活动。两项叠加,使得广大农村涌现了一批新人物,呈现了一派新风尚。

据统计,去年来全县共收集说事议题12500多个,确定说事议题10000余个。现场解决答复的近3000个,村(居)两委研究解决近3000个。超出村级组织能力或职责范围的,由村“两委”形成《村民说事问题申请解决报告》,提交上级党委政府解决的4000多个。


“说”通了村民心结,“说”出了自觉意识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每逢这个音乐响起,元山镇兴元村村民就知道是收垃圾的车来了,大家自觉地把家里的垃圾袋提上,小跑至村道上,丢入垃圾清运车。

“以前可不是这样,即使村里每年花了2000元雇请了垃圾清运车,村民还是习惯乱扔,村里环境卫生十分糟糕,有的人家一踏入院子,简直无法下脚!”支部副书记池云峰说。

兴元村如今户户通了水泥路,生产生活条件是大大改善了,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却没有提升上来,自家门前雪都清扫不干净,更何况他人瓦上霜呢?公共区域就更是无人关心。

“可村民中还是有些人表现比较好,比如退休教师、老党员等,他们不仅把自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还乐于参加义务劳动,我们顺势而为,以支部牵头,多次组织村民说事,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由县委宣传部下派到兴元村驻村工作队的陈小平说。

怎么办?就是把表现积极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或者见过世面的一些村民推举出来,担任院户长,通过言传身教,慢慢影响和感化村民,最终让村民养成自觉。六组共有98户人,通过说事会推举出了四名院户长,钱宗友是老党员,池友孝是退休教师。他们平均一个院户长要负责近20户,除了监督环卫,还负责宣传政策、化解矛盾以及联络村两委。

去年七八月份开始推行的时候,许多村民都很抵触,认为院户长是多管闲事。“到去年11月份就有了明显改观。”陈小平说,过去一些家庭长期堆放垃圾的脏乱死角,都自觉清理掉,并硬化成入户路面,或者因地制宜设计成小花园,种上月季、玫瑰等观赏植物,一些卫生老大难的贫困户还自觉参加义务劳动,一些公共区域再也不是无人问津的几不管地区。

“环境搞好了,自己住在这里面,自己才觉得舒服。”六组村民罗桂昌说,根据院户长的分工,她得负责自家屋前500余米长的社道路,每天早晨,她先是把社道路打扫干净,然后才打扫自家庭院,“村干部要求,道路两旁的坡坎都要注意,一个烟头都不能有。”


“说”活了乡村文化,“说”来了爱心帮扶

随着脱贫攻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推进,几乎所有的村级阵地都焕然一新,并配有宽敞现代的文化广场,为丰富乡村文化提供了舞台。但能否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土兴镇华兴村是个贫困村,全村除了人均0.1亩口粮田归各自村民种粮以外,其余土地全部流转给相关业主,2200余亩青花椒、700余亩蚕桑以及水产养殖等产业风生水起。去年,该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脱贫之后有大量闲暇时间的村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很强。

“通过村民说事会,我们成立了华山村老年协会,并选举了相应组织机构,其功能主要是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并承担全村留守老人的照料工作。”村支书谢雄飞说。自老年协会成立以来,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每日便响起欢快的音乐,村民吃过晚饭,自发来到广场,像城里大妈一样,无拘无束地挑起广场舞。“当然,节假日还要编排一些节目。”

华山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人,其中留守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达100余人。“这些老人因儿孙多在外务工,生活上缺乏照料,我们的老年协会正好弥补这个空缺。”谢雄飞说,全村13个组,老年协会共12个成员,分成了3个组,平均每组负责3到4个村民小组。

原来的老支书王富民是协会成员之一,他与另外两个女同志吴正秀、何小燕一组,负责2、10、11、12四个组。“这四个组需要照顾的老人就有18个,其中有一个96岁高龄的太婆,唯一的女儿去世五六年了,尽管有70多岁的女婿照顾,但洗澡一直是个难题,我们小组责任划分后,第一个去的就是她家,首先给老人洗澡,然后洗被子,洗脚、剪指甲。”

根据相关约定,华山村老年协会每一个成员,每月至少要亲临帮扶老人家5次,主要是帮他们洗澡、洗脸、洗脚,洗被子、洗衣服,并打扫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80多岁的何乾瑞老人患老年痴呆,老年协会的人经常为他清扫房里的屎尿,清醒的时候他感动得老泪纵横:“像我这样邋遢的人,他们竟像爹娘一样伺候,有这份福,我死了也安心了!”


“说”起了家风家训,“说”新了乡风文明

驷马水乡已是平昌县远近闻名的AAAA级景区,精致静雅的小桥流水,搭配着粉壁青瓦的仿古民居,成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打卡的靓丽风景线。走进这里的每一个社区,进入每座农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翻开的书一样的雕塑,上面刻着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

“你看,这是徐先华家,这本翻开的‘书’左边刻的是‘我们的家训’,上面有驷马水乡的LOGO,右边便是三句话十二个字,从左到右念‘勤俭立业、与人为善、以孝传家’。”驷马镇当先社区支部书记张学述介绍说,简短的几个字便可看出这家人的精神与风格。

“既然景区走的是乡村旅游路,打造的是传统文化风,那么我们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也注重了传统文化的挖掘,”张学述说,“通过居民说事会,我们决定根据每家每户各自特点、家族历史、现在从事的行业等情况,整理出各自的家风家训,形成一道精神文明风景线。”

在所有的家风家训中,几乎都点到了“孝”字,说明孝道文化在这一方百姓心中的分量。以此为起点,社区又通过居民说事会,建立了幸福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去年是第一届,分别评出3个孝道之星、5个创业之星、19个卫生之星,并举行了表彰会,颁发了奖品奖状。

“按理说,孝道之星最多,我们社区家家都可评选上,后来我们提高了标准,只是针对那些家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家庭,从中择优评选。”张学述说,冯桂华是3个孝道之星中的一个,她婆婆患类风湿半身不遂,公公得了喷门癌,老公又得过急性胰腺炎,可以说屋漏又遭连夜雨,但冯桂华一直对家人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实在是难能可贵,必须评!

良好的家风促成文明的乡风,使得当先社区在当地名符其实地一马当先,一些常年在外务工、创业的年轻人渐渐对家乡增强了信心和自豪,纷纷返乡创业,干出了一番事业。5个创业之星都是2019年回来的,周强创办的洲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了500余亩水果,还养起了小龙虾。另一个创办的创新家庭农场,养起3000多只乌鸡,每日销售鸡蛋几千枚。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乡村振兴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