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北京时间16点(英国时间9点),在上海市、海南省及英国爱丁堡市政府领导、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交通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以网络云端牵手的形式宣告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发出《同享一世界 共筑全健康》倡议。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人口流动增加、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加剧变化,一些包括突发传染性、食源性疾病等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应运而生,并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健康治理过程中实践和应用。
“全健康”理念关注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关联性,强调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通过多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同合作,统一收集分析人类、动物和环境的综合信息,构建传染病综合防控网络,实现对新发传染病的及时预警、有效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但与国际相比,我国“全健康”实践尚处起步阶段,与应用全健康理念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治理需求、将健康融入万策的时代要求尚有差距,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大力投入全健康的研究与实践。早在2019年6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国强院士等会同WHO、FAO、OIE等国际组织代表就召开会议,讨论全健康研究工作。随后,上海交通大学与爱丁堡大学通过反复多次讨论,决定联合成立全健康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多项综合排名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的交大医学院,以及农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凯原法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等覆盖全健康所有相关学科的院系。爱丁堡大学作为英国的顶级学府,是首先将医学院和兽医学院进行联合的大学,在全健康研究上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全球率先设置了“全健康”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项目。此次两校携手瞄准“全健康”理念的实践探索,正可谓强强联合、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中方主任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所长周晓农教授担任;英方主任由爱丁堡大学农业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农业与食品安全国际研究院主任、爱丁堡大学助理校长杰夫·西蒙教授担任。
据悉,全健康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围绕人类、动物和环境领域之间的重大健康领域和治理系统,重点聚焦三者之间交叉的“盲点”和“难点”,发展“全健康”学科体系,2020年将率先在我国开展全健康双硕士联合研究生培养,建立全健康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健康高级人才、为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全健康技术与政策咨询搭建国际顶级平台,形成原创性、引领性、可转化的全健康研究成果和治理范式,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提高我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服务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心计划依托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和第三大岛崇明岛建立全健康实践与培训基地,作为“全健康”理念在真实世界研究的“试验田”,促进全健康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推动全健康体系在我国的落地实施。
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代表通过云端连线的方式向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世界银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世界健康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代表也发来了贺词及祝贺视频,充分肯定了发展全健康研究的意义,对全健康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表示支持。中心未来将全面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形成全健康国际协作网络,组织协调全球性人类、动物和环境界面的创新协同研究重大项目,创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国的全健康国际交流协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