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大柴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04-10来源:柴达木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从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西行一个多小时路程,公路在苍莽的戈壁上向远处延伸,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房屋浮现在视野里,上方飘扬着五星红旗,节能路灯顺着村中的硬化路,整齐而又有着民族气息的房屋既自成一体又与整个村庄相拥相融,村庄在现代气息中依然承袭着哈萨克族群众独特的生活氛围,这就是马海村。

  在这我们里偶遇马海村原党支部书记焦力保利德,他说:“以前我们的村民都过着游牧的生活,一日三餐就是抓饭和干馍,外出放牧短则一个多月,长则三四个月,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住宿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了。”

  马海村以前经济基础差、发展底子薄、生活水平低。近年来,镇党委坚持把加快马海村发展作为城乡同步振兴的主战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步伐。

  柴旦镇党委书记于家绩介绍说:“截至2019年底,这里的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90元,与2002年集中安置时420元相比翻了近31倍,成功实现蜕变,正向‘小康村’奋力迈进。”

  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思路,马海村一次性流转土地246.7公顷,租期15年,租金400万元,两年收取租金28万元;柴旦村“两委”领办创办孟赫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以适龄母羊入股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发展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入股母羊820只,签订入股协议社员85户,入股率达到98%,实现收入24.5万元。绿色牧业发展公司(沙石场)挂靠柴旦村委会,每年提取10%的资金缴纳至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池,两年内提取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投资修建柴旦村布草间项目,实行对外承包,以10%进行资金沉淀,实现8万元收益。按照“产村互动、牧旅融合”发展模式,以自然生态为基调,以“牧家乐”为主要经营方式,引导牧民群众发展体验牧业、游憩休闲等服务产业,拓展增收空间。截至目前,培育民族特色餐饮业、手工艺制品、风干肉销售等致富能手24户,增收11.5万元。

  大柴旦探索建立“支部+公司+牧户+市场”“公司+合作社+市场”发展模式,划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0万元,以每村30万元的金额参股至青海五彩通正荣煤炭有限公司、青海昆源煤矿有限公司,按股金20%发放“红利”,两年内两村收益共达23万元。

  2018年,青海金色沙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中航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分别与柴旦村、马海村签订《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增收保障协议》,为每个村购置旅游景点销售摊位各10个,实现出租型收益共计18万元。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筹措80万元融资担保金与柴达木农商银行合作,搭建“双基联动”合作贷款项目,以保证金5至10倍的比例额度安排牧民群众贷款,有效解决了村民贷款难、贷款额度低、自筹资金不足等问题,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便捷。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农村集体经济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