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日趋好转,眼看着解禁指日可待,而国外的疫情却愈趋严重,这让很多留学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这个日益向世界范围内扩散的严峻环境下,能够保持心理健康,成为留学人员的头等大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国人员心理支持项目组”组织了部分专家,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疫情下留学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方法
心理评估是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共同指导下对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在疫情形势严峻,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都被打乱的现状下,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判断其是否有现存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对因疫情而突然改变的生活节奏无法适应,继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便于早期预防和干预。
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法、交谈法、心理测量法和医学检测法。医学检测法需要在医院或实验室进行,通过生理指标对较为主观的评估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在疫情肆虐的这一阶段并不适用,因此在此我们不做详细介绍。观察法、交谈法和心理测量法均为个体在家中便能轻松进行的评估方法,因而本章我们会对此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
留学人员的情绪评估方法
情绪的几种基本形式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等,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情绪反应。但在疫情形势严峻的这一特殊时期,更多人可能会产生异常的情绪体验或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恐惧、抑郁以及睡眠问题等。下面详细介绍如何综合运用观察法、交谈法和心理测量法来评估自己是否有异常情绪状态。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以及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两种。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景中(即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进行观察;而控制观察法,又称实验观察法,是让个体到预先控制的情境与条件之下,对个体进行适当的刺激,观察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与自然观察法相比,控制观察法更具科学性和可比性,但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且很难在家中实现。所以,这里介绍的观察法特指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又可分为自察和他察。如果我们是自己一个人居家隔离,便只能通过自我观察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出现或有潜在的情绪问题。
如若发现自己在家时莫名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加深加快、出汗、面色苍白、口干等生理表现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发抖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是焦虑的常见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整日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食欲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情,不愿与人交谈,总是想流泪甚至觉得没有希望想要自杀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因为这些是抑郁的常见表现。
抑郁、焦虑常常伴随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当然,很多人因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而导致睡眠结构紊乱,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如果一位作息较规律的人,突然出现睡眠问题,那就值得警惕,需要筛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出现了睡眠障碍。而且,睡眠问题也是经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出现的。
有些留学人员是与家人或者室友同住,那么上述所说的表现亦可通过他人观察来发现。一旦发现自己的家人或者室友出现了异常,比如相比往常更易怒、时常乱发脾气、走来走去无法安心做一件事、相较于平时饭量显著增加或减少、目光呆滞、常常自己待在房间发呆、一言不发等,请一定引起重视,可通过下面的心理测评量表进行初筛,亦可直接电话咨询学校或者社区专业的心理卫生人员。
(2)交谈法
交谈法是非常基本且常用的一种心理评估方法,一般是通过与专业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来进行。当然在这疫情特殊时期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面对面谈话很难实现,所以也可以通过电话访谈、连线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方式进行,与家人同住的隔离者也可以与家人多沟通、多交谈。当感到自己与以往状态完全不同时,可以拨打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向专业人员咨询自己的情况,并根据是否已出现心理问题和严重程度寻求后续帮助。当然,您也可以同自己的家人或打电话给朋友倾诉,通过聊天可能使负面情绪得到宣泄,继而回归正常的情绪状态,通过聊天也有助于您的亲友判断您所出现的情绪反应是否异常,以确定是否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3)心理测量法
心理测量法是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量化测定,是心理评估常用的标准化手段之一,其结果较客观、科学。居家隔离者可选择合适的自评量表 进行自我评估。以下介绍几个实用的自评量表。
考虑到网络上有很多所谓免费的测试,大多是以测评作为广告营销的手段,其科学性有待观察,不建议大家去做那些测试。这里介绍的是比较权威的,科学性较高的自我测试。如:世卫组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等。
具体测试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8FJJWTuhsVG6fTo6pY4iw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李同归”,点击文章“【留学心理】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学人员心理适应(4)”
这些量表可以从各个方面评估留学人员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如果测得的结果有些异常,那么,请先尝试:
(1)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2)积极向家人、亲戚、朋友进行求助;
(3)积极向你所在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类似的机构)进行求助;
(4)积极向华人圈社区组织(比如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国留学生会,还有其他一些NGO组织)进行求助,获取相关的一些资源信息。
(5)打开支付宝,搜索“体验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平台”进行求助。(该平台由中国心理学会联合支付宝共同成立,目前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6)祖国在你身后,联系你最近的中国使领馆教育处(组),寻求帮助资源;
(7)最直接的方法: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北大-清华留学心理项目组,获取帮助。目前我们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