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扬州大学等单位承办的首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扬州大学等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界430名代表,围绕“化学遇见农业”主题展开充分研讨。专家们呼吁,科研机构要加强绿色化学研发,使其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了一定危害,因此绿色化学的研究与发展正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绿色化学是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化学,其倡导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停止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有害的原料、产物等的使用与产生。近几年来,绿色化学逐渐应用于农业的发展和改良,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院士韩布兴认为,科研部门应高度重视发展绿色化学、土壤化学及土壤保护与改良,应用先进技术做好农产品的保护与储存,重点研究农作物为原料的化学品,加快开发支持农业生产的材料,切实解决农作物生长中的化学问题,实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以草地贪夜蛾为例,阐述了强化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说,我国非常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但因为昆虫易产生抗药性,如果仅仅依靠现有的农药,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农民或将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他期待化学技术能与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更好地结合,研制出针对昆虫触角生物传感器,切断昆虫化学通讯的新型环保农药,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水平。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刘宗平教授说,农业农村部要求,2020年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面对禁抗养殖转型,养殖户要实现守法增产增效,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绿色化学。学院将充分发挥畜牧学科优势,加快新兽药、新型诊疗技术研究步伐,为促进健康养殖和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体参会代表还就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机构加大对化学学科支持,化学领域专家积极参与农业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的解决,为绿色发展提供化学方案等内容共同签署并发布了《化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