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打造叫得响的“绿色”名片

2019-08-27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呼伦贝尔,提到它,联想到的是茫茫草原、天高云淡、牛羊成群。但是呼伦贝尔的“美”不仅仅是这些。8月26日,呼伦贝尔国际绿色发展大会暨第七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在这里举行,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又增添了一抹“绿”色。

一迈入绿博会展区,各个盟市醒目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蒙牛、蒙草、蒙稻等“蒙字号”产品和呼伦贝尔牛奶、呼伦贝尔肉羊、兴安盟大米、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肉、锡林郭勒羊肉、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天赋河套系列产品、鄂尔多斯阿尔巴斯山羊绒……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331家农牧业企业的1700余种绿色、有机、可追溯农畜产品,集中亮相。

“看家”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本届绿博会室外展区,几十台各种型号和用途的农机具整齐排开,好不壮观!在一台正在作业的移动式饲料联合作业机前,围观群众竖着大拇指,频频点头。只见工人把草加进去,出来的就是生物复合颗粒饲料。正在作业的工人介绍说:“这种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草在哪儿,机器就在哪儿。”

 内蒙古凯程汇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款机器的发明拥有者,公司负责人乔增强介绍说,这款移动式饲料联合作业机可在秸秆集中地及灌木平茬资源地进行饲料生产加工,不仅有效解决秸秆体积大、运输成本高的难题,关键是生产中加入的QE制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有效杀死有害菌,能够降解残留农药,有效脱除重金属,增加动物肠道吸收。“我们是全国首家做这个机器的,已经申请了十多个专利技术,产品已销售到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等十多个省区市,市场前景特别好。”

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是内蒙古的气温还是比较高,气温高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到了吃西瓜。可是你吃过最大的西瓜是有多大呢?在本届绿博会现场,来自兴安盟的一家企业带来了10颗大西瓜,每颗的重量都在100斤以上。

当记者问起企业负责人齐伟征是如何种出这么大的西瓜时,齐伟征概括为“技术、肥料、好种”上下功夫。“首先选地要选通气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整地要深耕细作,畦沟、腰沟、围沟相通,以利排灌;肥料是测土配方的肥料和生物肥;再加上好的品种才有好苗,好苗才可能种出好瓜。”

“送到客户手里,北京、大连都是1980元一个,都是超百斤的,99斤我们都不卖。”齐伟征告诉记者,这样的大型西瓜,不仅个头是普通西瓜的好几倍,经济价值也远远高于市场价。今年公司又扩大了种植规模,而且他也准备把这个技术推广到周边农户,让农户依靠百斤大西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收入。

去年,内蒙古农牧厅提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将重点围绕良种繁育、绿色种养、农牧业全程机械化和互联网+农牧业,培育引进一批优良品种,研究、推广一批提质量、保安全的农牧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创建一批绿色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到2020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 %,奶牛、肉牛优质冻精实现全覆盖;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达到56%以上。

促农产品销售 助力脱贫攻坚

 在本届绿博会的鄂尔多斯展区,海拉尔市民王女士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得知这里有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就赶紧来看看,刚品尝了兔肉干,特别好吃!”

记者看到,秘制、香辣、孜然等多种口味的兔肉干放在展台上。展台负责人张忠东告诉记者,产品的獭兔来自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兔肉干作为肉干制品中的一种,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理功效,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们采用传统的工艺加工生产的兔肉干,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储存期较长,适合居家旅行、携带方便。”

张忠东表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的獭兔养殖基地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獭兔养殖是公司最早的产业。公司在产业聚集、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中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扶贫产业,目前,公司已探索实施“生态+种植+养殖+有机+扶贫+旅游”的“6+”产业战略,特别是当前的“生态养殖+生态种植”这一双引擎驱动产业链强劲运行,成为达拉特旗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我们打造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风水梁獭兔系列产品,借助产业聚集的人气,吸引散居在周围600平方公里内的农牧民集中居住和退耕还林,现已经有1000多户农牧民入住风水梁镇,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张忠东说。

在鄂尔多斯市展的另一侧,一阵扑鼻的香味让记者立即进入“搜索”模式。原来,杭锦旗绿美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甘草猪肉”炒熟了,市民们正在争相品尝。

市民赵先生品尝过后满意地点点头,一下子买了3斤。她说:“确实比市场上卖的猪肉好吃,贵点也值!”

公司负责人王怀树告诉记者,公司采用的是用“紫花苜蓿+五谷杂粮+中草药配方”饲养猪的方法,中药主要成分是杭锦旗盛产的甘草。经过养殖试验,这种方法饲养出来的猪肉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好。

目前,公司养猪5000头,企业自己养3000头,另外2000头由贫困户养。“别小看这些甘草猪,它们可是公司的‘命根子’,贫困户们的‘脱贫猪’。我们公司提供给合作社农民的仔猪,价格要比市场价低10%,收购时每斤比市场价高1.5元。这样,一头猪利润在1200元左右,一个3口之家养10头猪基本就能实现脱贫,目前我们带动的200多户贫困户已经脱贫。”

据了解,内蒙古确定肉羊、肉牛、生猪、家禽、玉米、饲草料、蔬菜、马铃薯等8大扶贫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减贫带贫。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经营,采取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中,持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在最近3年的时间里,内蒙古充分利用农牧业资源,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地区农牧业产业发展水平,累计帮助18.96万人脱贫。

传统农产品走向规模化

走进乌兰察布市展区,最显眼的莫过于马铃薯展台,圆形的展台上不仅有品种多样、大小不一的马铃薯,更多的是用马铃薯全粉加工生产的各样主食,面包、馒头、饼子、奶饮料等品种繁多、样式各异的马铃薯系列产品获得了参观群众的好评。

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全粉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大型农业高科技龙头企业,在他们的展示区域,共带来了馒头、面包等四个大类20多种产品,这些马铃薯全粉主食营养丰富、价格合理,广受一线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倡导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促使马铃薯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考察时强调,“土豆主粮化很有前途,研究支持农民扩大品质好、有优势的土豆种植,发展成为大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如何加大力度促进农产品结构优化,进一步在更大范围把土豆产业做大做强?乌兰察布市农牧局副局长蔚米胜表示,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乌兰察布市形成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藏贮加工相配套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鲜薯、加工专用薯和种薯生产基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4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450多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近1/2,占全国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和产量的20%左右,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目前,建成了东起兴和县西至四子王旗250公里长的马铃薯产业带。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25家,年转化鲜薯能力12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26%。马铃薯仓储能力达232万吨,现代化智能仓储占到24%。

2017年,“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近年来,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品种结构逐步优化,脱毒种薯应用率稳步提高,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的现代化标准种植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储藏、加工、销售体系基本建成。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于2016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恢复到10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400公斤,总产达到1400万吨;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种植面积达到2:3:5的比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偏远乡村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企业周边以加工专用薯和主食化专用薯生产为主,城镇周边以早鲜薯生产为主,适宜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优质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优质鲜食薯生产基地、优质加工薯生产和加工基地。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脱贫攻坚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