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甘肃推进精神扶贫 用“富脑袋”带动“富口袋”

2019-07-23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俗话说:“人穷最怕志短”“人穷穷一时,志短穷一世”,只有激发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才能保障稳定脱贫不返贫。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近年来,礼县以“精神扶贫”为抓手开展系列活动,“智志双扶”来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增收致富的信心和能力,为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保障。

  来到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秦腔剧团,远远听见演员王丁午轻快的唱腔。这是他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子腔”进行现代改编、融入时代精神创作而成的曲目《国富民强奔小康》,同时也是礼县精神扶贫文艺小分队走进贫困山村的慰问表演曲目之一。

  小品《懒汉回头记》是文艺小分队的另一个保留节目,它讲述了“金懒汉”好吃懒做、嗜酒贪赌,最后在帮扶队的帮助教育下变身“金不换”,走上致富路的故事。演员们用的是礼县方言,演的是当地发生的真实故事,让当地观众深受感染。

  现如今,在甘肃礼县29个乡镇的贫困村组,随处都能见精神扶贫文艺小分队精彩热烈的演出场面。今年4月演出活动启动以来,小分队已经走过了17个乡镇,53个贫困村。礼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夏荣介绍,小分队的演职人员创作了大量文艺节目,把扶贫政策、本土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其中,在给群众送去精神文化大餐的同时,用接地气的方式鼓舞扶贫士气, 激发大家的干劲儿。

  礼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夏荣:咱们的形式主要就是把舞台搭到贫困村,搭到街头巷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快板、小品、秦腔、歌唱等形式,宣扬文艺作品所赋予的真善美的东西,批判假丑恶的东西,让群众在感受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启发,让他们积极地投身到精准扶贫的战场上来。

  送文艺下乡只是甘肃礼县精神扶贫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来,礼县把精神扶贫作为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县广泛开展系列活动中就包括扶贫夜校。

  盛夏的夜晚,礼县马河乡孟泉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灯火通明,村里扶贫夜校的第十二期培训班正在进行。夜校利用群众的闲余时间,用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语言开展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等“十讲”内容,为村民们培训实用技能、传授生产技术。

  走过几十里山路来到祁山镇严洼村时,已经是夜里十点钟了,记者看到这里的扶贫夜校依然很热闹。教室里正在讲授草地贪夜蛾防治措施,前来听课的群众把教室外也围得水泄不通。村民杨树立说,不管是生活还是生产中的现实问题,都通过扶贫夜校得到了解决。

  严洼村第一书记张峰说,以后村里的计划是把扶贫夜校的课程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并且让夜校的学习地点更灵活,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创新多样,用寓教于乐、贴近生活的方式授课,来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张峰:咱们下一步就是把扶贫夜校继续干下去,而且频率比以前更多,采取更加灵活、形式多样的方式让扶贫夜校更加深入人心。扶贫夜校以后将分为三种类型,一个是老年人受益型,第二个是中年人受益型,第三个是青少年受益型。

  如今,灯火通明、热闹非常的扶贫夜校犹如满天繁星,在礼县的土地上处处闪烁,成了脱贫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礼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如麟介绍,扶贫夜校将在全县568个行政村全覆盖,成为贫困群众扶志扶智的加油站。

  礼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如麟:要让我们的568个行政村,普通村和贫困村都要开展扶贫夜校,按照要求是每月至少两次,我们目前开办夜校从五月份以来到现在已经达到了1000多场。

  文艺下乡滋润民心,扶贫夜校启迪民智。礼县在精神扶贫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不止于此。马如麟说,县里还组织了22只精神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和宣讲对谈;举办拆危治乱、美化环境、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文明乡风。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用精神扶贫提高精神状态、传授谋生技能、激发脱贫干劲儿,让困难群众积极主动谋求发展,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地拔穷根。下一步,礼县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用“富脑袋”带动“富口袋”,助力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马如麟:下一步我们要把精神扶贫工作更加细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接地气。开展唱红歌、感党恩活动;还有开展爱心积分活动,用一些小奖品激励群众。把我们的小分队变成更小的小分队走到田间地头,用我们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励我们的群众,最后达成脱贫致富。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扶贫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