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万勇:打造三农特区建设“中国农谷”

2015-01-21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造三农特区建设“中国农谷”

  ——访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万勇

  本报记者何红卫乐明凯

  湖北省荆门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1954年冬,在荆门屈家岭发现了长江流域的史前稻作遗址,据后续考古研究,这里已有5000年左右的农耕文明历史。2011年以来,荆门市重点打造了以屈家岭管理区为核心的三农特区——“中国农谷”。

  中国农谷,省级战略,荆门实施,300万荆门儿女如何扛起这面大旗?

  “三年来,我们按照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的‘打造三农特区,体现中国高度’战略定位,边探索,边实践。”日前,荆门市委书记万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依规划,中国农谷概念涵盖荆门全域,建设中国农谷涉及荆门经济、社会、文化各层面的全面系统提升,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率先解决‘农’的问题。”万勇认为,农谷之“农”,不再是犁耙水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而是建立起产业完善、装备先进、服务有力、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体系。

  推广“一高三新”,变“两难”为“双赢”

  荆门作为产粮大市,长期面临着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两难”命题,如何变“两难”为“双赢”?万勇认为,根本出路在于找准结合点。

  万勇告诉记者,就荆门而言,这个结合点就是“一高三新”,农谷有条件成为先行先试区,即发展高效农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保总产的基础上,发展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品种方面,荆门在农谷片区建立了超级稻等现代种业基地,推广新品种近200个。新技术方面,注重推动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庄稼地”,致力建设中国农谷院士村,已设立涉农院士工作站16个。同时,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成为全国农机化示范区。新模式方面,重点总结推广21种高效种养模式,面积达180万亩。

  农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万勇谈道,借助“中国农谷”这面旗帜,荆门携手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加强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引进了傅廷栋、朱英国、陈焕春等14位院士到荆门设立院士工作站。到“十二五”末,将汇集全国50位涉农院士参与建设“中国农谷”。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解决三个突出问题

  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出现一些新问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谁来种”的问题日益突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家万户的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种什么”的问题亟须回答;农村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不高,“怎么种”的问题十分迫切。

  万勇表示,农谷建设将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经营体制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智农人] 标签: 三农 涉农 三新 建立起 谁来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