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五四青年节|乡土中国的青春力量

2019-05-07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国家的发展、进步和蒸蒸日上,离不开青年群体,“三农”领域也是如此。而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总是迎着晨曦大踏步前进,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三农”事业,用激情和热情给曾经“空心”的传统乡村带去青春气息,传承了中国乡土文化,筑牢共和国根基。

  新的时代孕育新的机遇,新的机遇开启新的起点。在广袤乡村,热血青年正在用奋斗与奉献,传递着新时代青年人应该树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家国情怀。

  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场村,有一座跨铁路大桥,长600多米,雄伟的桥身,与蓝天白云、绿树净水,还有整洁的民居交相呼应。关于这座桥的修建,有一个青年人为之执着奋斗的故事。

  袁建进:最大的问题就是村里被铁路一分为二,村子有11个村民小组,其中8个在铁路以东,交通出行非常不便。

  说话的人叫袁建进,连盐铁路修建的时候,他刚刚当选为村支书。袁建进说,解决村民出行的问题,将被铁路线分割开的村庄连接起来,拥抱铁路连通带来的机遇,是村庄发展的当务之急。当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40万元,只靠村子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这位充满抱负的青年人,发展的蓝图在规划初期,就遇到了实际的困难。

  袁建进:能不能在建连盐铁路的时候帮我们建一个联通的桥,把交通问题彻底解决掉?我们就打报告,跑镇政府、区政府、市镇府,最后跑到省里,还有中铁总公司。跑了好几个月,从一次次不同意,到领导实际考察,实际了解,听群众的呼声,最后认为这个桥非常有修的必要性。

  大桥建成后,袁建进就抓住了村庄发展的牛鼻子,他用青年人独到的眼光和格局,结合新场村离市区近的区位优势,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180亩精品蔬菜和60亩林果项目,建造连栋大棚,清理主干河道,整修村庄道路,整治村庄环境,建设古街,规划农家乐。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付出,新场村逐渐有了名气,村子的发展,就像附近疾驰而过的高铁,处在快车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只争朝夕,军人出身的袁建进,身上有股子热血,同时也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袁建进:我是村里的村民,从小喝着河里的水,吃着地里粮食,对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有责任把村子带好,建设好。

  同样有着一股热血,带领村庄走上发展快车道的,还有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朱仁斌与裘丽琴两位青年。

  导游:欢迎乘坐本次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当您听到小火车鸣笛三声,就表示马上要启动了。

  整个鲁家村就是一个装扮靓丽的公园,坐着小火车穿越其中,内心愉悦,在这里,有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份实践,源于朱仁斌、裘丽琴两位年轻人的执着与努力。朱仁斌说,2011年当选村支书时,鲁家村就被点了名,在安吉全县187个村的卫生检查中,鲁家村排名倒数第一。

  朱仁斌:因为我们村没有好山好水,也没有什么好产业,那时候非常苦恼,经常整夜睡不着觉。

  朱仁斌和村主任裘丽琴商议,浙江正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是乡村的底色,在村庄没有优势资源的情况下,就让生态成为最大的优势资源。于是,他们垫付资金给村里买垃圾桶,带着村班子上路清扫垃圾。“扔个垃圾怎么还有人管?”朱仁斌和裘丽琴用实际行动回应着村民们的疑问。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拆解一些低矮破旧的房子,这是一道难题,面对一些村民的刁难,朱仁斌、裘丽琴苦口婆心,软磨硬泡的入户做工作。

  裘丽琴:村民说拆迁补偿的钱我知道的,我认可,但是村书记、村长既然来了,就再给我加两万块钱。

  村民:结果村书记、村长说没有,不能给,就是这样的规定。

  裘丽琴:村民站起来把门一开,说,你们给我出去,一名村书记,两万块钱都做不了主,当什么村书记。

  吃了闭门羹没关系,作为青年人,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朱仁斌和裘丽琴知道肩上的单子有多重。经过不断地村庄整治、设计与规划,鲁家村告别了过去的破败,变得风光秀丽,在没有任何优势资源优势的困境中迎来了逆袭。

  2018年9月底,裘丽琴作为代表,接过了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回忆起搭档接过奖杯的那刻,朱仁斌感慨地说:

  朱仁斌:把村庄搞好,比办企业难多了,要有几千人要管,百姓百条心。我觉得要有担当的精神,要有创新的理念。

  在朱仁斌看来,担当,对于投身乡村的青年人来说,就是要勇做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鲁家村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兰考县代庄村,逆袭也在一位青年人的努力中悄然发生。

  从2015年开始,每年代庄村都会举办一场特殊的党员大会,在田间地头,党支部书记代玉建带领着村里的老党员、“三下乡”的大学生们一起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代玉建:既然加入党的队伍了,融入到组织里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公”这个方面来考虑,既然大家推选我成为党支部书记,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为民着想。

  走进代庄村,房屋高大整洁,道路平整宽阔,土地流转有序,大棚里葡萄等水果硕果累累。村民们更是笑容灿烂。

  代玉建:我们村两委努力地给群众做好各方面协调,土地、资金、技术,把代庄村发展成一个高效农业示范村。

  毕业没几年就经商的代玉建原本事业有成。在镇里努力争取下,他回乡担任村支书。千条线,一根针,如何将自己青年进步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独特理念传递出去,代玉建想到了一个办法,加强党建,提高年轻人入党的积极性。

  代玉建:我啥都想走在前面,我们的口号:兰考代庄,率先小康。我们不能让这句口号落为一个空话。我们运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让所有党员代表参与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群众很支持的。

  在代玉建的带领下,村里年轻的党员们结合自己对发展的理解,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沟通,接下来,修路、土地流转等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我的青春心向党”。在一本笔记上,代玉建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这是他对党的承诺,也是他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追梦圆梦的信心与决心!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三农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