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银川市推进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行动

2018-08-28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2015年,我国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

日前,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2017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已经连续三年减少,化肥使用量已经连续两年减少。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这一攻坚战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行动,大力推进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变废为宝的循环农业项目,不但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同时也让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样板模式。

新技术“减肥”节水沙土也能长蜜瓜

这几天,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新村的夏能生态农业产业园内一派忙碌的景象,每天都有1200箱新鲜蜜瓜被装上大卡车运往外地。伍浩然是从湖南慕名而来的瓜商,笔者在园区采访时,他正忙着将订购的蜜瓜装车,“这个瓜很脆、甜,一斤能卖到12元,销路还不错。”

但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沙土地。以前,村民也曾尝试着在这里种植玉米和红树莓,但都没有成功。“以前这里的沙土有机质含量才0.3%左右,正常来讲有机质含量要达到2%才能长出作物。”宁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告诉笔者,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种植蜜瓜,是看中这片土地没有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

如何让沙土地长出蜜瓜?园区负责人宋金栋向笔者展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温室大棚里每一棵蜜瓜的藤蔓下,都埋着细细的滴灌带,配比好的水肥通过这些滴灌带,每天被精准地输送至农作物根部。“别看一滴一滴地浇着,但每一滴都不浪费。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滴灌的方式,每亩地的化肥用量减少了40%到50%,用水量也减少了60%左右。”

为了防止水分流失,园区工人还在土壤下30厘米处铺设了稻草,并在每一垄地块两边铺设了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的流失。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园区内除草剂的用量,还在土壤上方覆盖了一层除草薄膜。“这种膜上面是银色的,驱虫,下面是黑色的,避光,这样杂草也无法生长。”宋金栋介绍说,目前园区通过覆除草薄膜、挂捕杀灯和人工除草等方式,实现了除草剂“零投入”的目标,各种农药用量也减少了40%左右。

在园区600亩设施大棚外,金黄色的沙土随着当地经久不散的大风时时飘扬在空中,让人不由想起,这里曾是一片荒沙滩。但现在,经过农业技术的改良,沙土摇身一变,成为能结出甘甜蜜瓜的“沃土”,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三减”行动,让这片土地真正“绿”了起来。

田地集约化耕作省肥省药又省心

农民背着手动式喷雾器打农药的场景,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8月2日上午,两架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田上方来回穿梭,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数百亩水稻田的植保作业,既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和农药利用率。

王刚是灵武市鑫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的负责人,该服务站目前代管着沙坝头村近1700亩的水稻田,“我们代管水稻田,就是农民向我们支付托管费用,将土地交给我们耕种管理,等到作物成熟季节,农民只管来收粮就可以了,啥心也不用操。”

与普通小散农户的农业生产作业不同,王刚所在的综合服务站通过引进先进的专业化植保机械、智能化培肥技术,并结合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规模化土地托管,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以及现代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管理。

在王刚看来,这种土地托管模式对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可以通过测土配方,土壤里缺什么我们补什么,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其次我们运用精量穴播等技术,减少播种量,节省种子成本。第三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用量。”据悉,目前该服务站代管的稻田,每亩地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0%,下种量减少了30%,每亩地节省了近100元的成本。

沙坝头村的“三减”基地,仅仅是银川市开展“三减”行动的一个缩影。目前,银川市以粮食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实现测土配方施肥130万亩,覆盖率达92.2%。同时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肥料机械深施技术等7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绿色防控、机械施药等6项病虫害“减药”技术,从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病死畜禽+秸秆制有机肥守护蓝天肥沃土壤

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途径之一。畜牧业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疫病死亡牛羊等畜禽,以前,大部分农户选择深埋或者丢弃在沟渠旁等方式处理病死畜禽,不仅污染土壤环境,还存在动物疫病扩散的隐患。今年,兴庆区引进实施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这是宁夏首次利用生物发酵、高温灭菌、烘干等技术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工制作成有机肥。

在银川仁达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平告诉笔者,回收来的病死动物将在车间经过高温灭菌、生物降解、发酵等多道程序,最终变成有机肥,“农作物秸秆在这里面是作为辅料加入进去的,最终和病死动物一起转化为有机肥。”

经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该项目生产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达97%,比普通有机肥高出1倍,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状况、提升农产品品质。“今年我们已经回收了近2000头(只)畜禽、1000多吨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400多吨。”胡平介绍,该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可年处理病死动物1200吨、农作物秸秆1万吨,年产有机肥2000吨。

今年银川的小麦夏收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为了推进“蓝天工程”,银川市加强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不仅完善了秸秆禁烧制度,在全市设立秸秆禁烧督查点(站)66个,从源头上消除了隐患,还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了秸秆的多元化利用。目前,银川市已投入400万元,支持贺兰县鲜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综合利用,上半年预计回收小麦秸秆10.8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01%,在减轻农业环保压力的同时,初步实现了种植业生态内循环。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jiang] 标签: 一控两减三基本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