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密云区31个村的第一书记抱团助农脱低

2018-03-01来源:京郊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龙泉寺”绿色农产品、“爱静”家政保洁、“密兴”农业……一批注册企业商标随着村第一书记就任应运而生。2015、2016年市区两级选派机关干部到密云区31个贫困村,利用原单位机关资源和自身优势对贫困村进行帮扶,正是有了他们的走马上任,乡村产业、村民就业、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村第一书记是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市区两级选派科级及以上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低收入村帮扶工作,利用村第一书记在党政部门干部的组织优势派驻软弱涣散村,利用经济部门干部的政策优势派驻低收入村,利用经验丰富作风硬的干部派驻问题矛盾集中村,以帮助解决因各种因素制约低收入村发展的实际问题,摘掉低收入户的“帽子”。


“看到村里以农产品为收入的果农,因为没有销路而犯愁,我作为村第一书记心里隐隐作痛,就想着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让村民的农产品换成人民币,我们采用‘抱团取暖’注册商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碰河寺村第一书记葛哲江说的“抱团取暖”,就是附近的张泉村、大龙门村的几个第一书记一起商量出来的,每个村取一个字,共同组建“龙泉寺”绿色农产品品牌,再依托帮扶单位销售“龙泉寺”板栗、蜂蜜、核桃等农产品,当年收获的果品就卖了40余万元。这虽是全区的一个缩影,但这31个村正在形成村第一书记打头阵、派出单位当后盾、社会力量齐上阵的帮扶局面。


几年来,全区村第一书记立足各村实际,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惠农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自主引进或发展项目82个,把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联合起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破解富民增收难题。并通过各种“朋友圈”,共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1577.8万公斤,为农产品销售渠道找到了良方妙药。


为确保开发引进项目健康发展具有延续性,截至目前,密云区31个村的第一书记共制定村庄规划8个,提出发展建议168条,制定工作制度68个,完善制度139个,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开发引进的项目做大做强提供了制度保证,真正实现下派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集聚效应。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chenguojiang] 标签: 农产品 nbsp 第一 龙泉寺 收入村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