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外交中讲究以“礼”相待。见证了外交史上重要时刻的“国礼”很多来自咱们乡村,甚至有来自田间地头的常见农产品。
白菜、大葱和鸭梨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北上苏联给斯大林祝寿,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跨出国门,所带的寿礼经过了特别的研究讨论。去苏联前,按照毛泽东的要求,有关方面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这份寿礼很有意思,除了中国工艺品,还有一些水果蔬菜。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生日。为了给斯大林选寿礼,12月1日,毛泽东亲自起草给中共山东分局的电报,明确要求:“斯大林同志今年十二月廿一日七十大寿,中央决定送山东出产的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即莱阳梨)作寿礼。”每样5000斤共2万斤,由中央派飞机到济南接运,并要求“注意选择最好的”。寿礼中的农产品,除上述苏联紧缺的蔬菜与水果(包括河北鸭梨、雪梨,北京的绿皮红心圆萝卜,江西小金橘等)外,还采购、调运了浙江的龙井茶、安徽的祁门红茶、江西的冬笋等。另外,还带了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湖南湘绣斯大林像,福建的漆器,杭州的丝绸纺织品和刺绣屏风,贵州茅台酒,上海名烟、牙雕以及紫铜火锅、12双象牙筷子。
毛泽东亲笔发报要求急调山东萝卜等赴京的手稿
电报正文最上方有一段手写文字“请即派专人购买诸城、安丘出产的最好的大白菜、大青萝葡(圆的),及莱阳梨子各五千斤”,该段虽然用斜杠划掉,但文字内容还清晰可见。在该段文字上方,有“请准备送定大寿礼”的说明。
国礼阿胶
自古以来,阿胶一直是人们滋补强身的首选之品,是古往今来的进贡帝王的“贡品”,保持“长生不老”的 “仙药”。阿胶是“中国古代四大国礼”,历代王朝的“奢侈品”,随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晋商商道,传播四方,与瓷器,丝绸、茶叶,被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国礼”。
2008年6月美国股神巴菲特访华,“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向巴菲特赠送了两份国礼——来自东阿的“国宝”阿胶和“国酒”贵州茅台。
国饮茗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也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在我国有着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茶的历史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着,且长盛不衰,享誉海内外。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总理为了表示中国对于中美破冰之旅的重视,以西湖龙井为国礼赠与基辛格。此举给当时的世界紧张气氛带来了非常好的缓和局势。
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签订“上海公报”时,送给基辛格的礼物,是洞庭碧螺春茶叶。以后基辛格每次来中国,都要购买这款茶带回去。
之后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谈及“万里茶道”、在比利时发表“茶酒论”等,茶叶已经不仅仅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承载着一种政治精神的沟通。

西湖龙井
洞庭湖碧螺春
真丝丝绸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和瓷器一样是国家形象代表之一,也是四大国礼之一。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现在丝绸丝巾图案更趋向现代化更加时尚,现在丝绸也来做旗袍丝绸睡衣之类。
2014APEC会议中,《和美》纯银丝巾果盘作为国礼;2016年,丝巾作为“国礼”赠送20国集团元首夫人们。
乡村民间文化艺术品
除却上述传统的农产品外,很多来自乡村的民间艺术品也都以国礼的光荣身份完成了对外交流的使命。
红木嵌银
红木嵌银,属于纯手工工艺,采用高档红木为原材料,镶嵌技艺高超,能够做到嵌银不断丝。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过外国友人来自潍坊的红木嵌银手杖。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将潍坊嵌银套八文具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
核雕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八骏马》、《百鸟朝凤》等7件精雕细琢创作的桃核雕刻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人,使核雕走出国门成为“国礼核雕”。
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自1977年至今杨家埠年画被中国外交部礼品司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部作为国礼送给外宾。
国宝熊猫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这是中国在向境外赠送或租借大熊猫借以增进友好关系的外交“国礼”。

熊猫以与生俱来的可爱气质征服了各国人民,作为形象大使传递着中国友好的声音。熊猫也当然算是来自于咱们乡村的独特“国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