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食品安全

养生跟着节气走

2017-02-13来源:每日新报(天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其风邪当令,疾病也易发。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风湿免疫科刘维主任、天津市南开医院治未病科项蓉主任告诉记者,养生自古有门道,跟着节气效果好。
      雨水   养脾胃
      保温暖 防“倒春寒”
      秘诀:春捂要恰到好处,健脾祛湿食芡实,睡前摩腹加提肛。
      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养生三要素要记住,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饮食方面要多吃山药、韭菜。
      立春       助阳气 护肝气 早起早睡
      秘诀:早起早睡以养肝,不要过早减衣,防止旧病复发,每天梳头百下,多吃韭菜香菜,少吃补品和盐。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由冬入春,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需要适应,最好捂好腰、肚、膝、脚这几个部位。
      惊蛰      顺肝气 养脾气 合理调养
      秘诀: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预防感冒和流感。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的养生需要根据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调养。调理脾胃,疏导肝气,养护肾水。养胃可常揉足三里,疏肝可用推搓两肋(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30次)。肾水调养可先将两手对搓到手心发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的感觉。
      春分      调阴阳 润春燥 平和为本
      秘诀:精神:心平气和;起居:多晒太阳;饮食:戒酸增辛。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饮食方面可以多吃香菇、香椿、油麦菜等,踏青和放风筝两种运动也比较适合春分季节,穿衣适合上薄下厚。
       清明      疏肝气 涵肾水 防慢性病
       秘诀: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饮菊花茶散冬季寒邪;肝郁化火可服安宫牛黄;心脑血管药物需减量。
清明时节,时而风,时而雨,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
       这个时节阳气生发容易上火,连心茶和绿茶适合失眠、心烦、舌尖红和长口疮的人;眼干、口苦、头痛、头晕等肝火旺的人可以喝点野菊花茶;咽干、咳嗽、鼻出血的人应喝点酸梨水。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wangjing] 标签: nbsp 节气 惊蛰 阳气 养生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