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改革3年,四川2000食药监管所接通"最后一公里"

2016-08-05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6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内,快检室、稽查室、设备室、执法记录仪等一应俱全,8名监管人员每天都要对辖区几百家家监管对象进行拉网式风险排查,并发动近100名村社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将监管“覆盖到底”——7月29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率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深入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食品药品监管所。聚光灯下,代市的食药监管成效引起了采访团一行的高度关注。

不止代市,在泸州江阳区南城食品药品监管所、龙马潭区石洞食品药品监管所,类似的基层食品药品精品监管所随处可见。来自省食药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四川省已建成约2000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村社食品药品协管员已发展到约5万人,他们担起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第一“战斗堡垒”的作用。

然而,令采访团震惊的是,在3年前,四川省乡镇层级的监管所及村社层级的协管员还是一片空白。彼时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只到县一级,乡镇和村社都没有监管机构。恰巧是3年前的7月29日,省政府正式启动了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四川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村社协管员借助改革东风逐渐燎原,3年时间便打通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食药监管有了新势力  

2000个乡镇监管所+5万名村社协管大军

“辖区有小餐馆购买了问题猪肉?”7月27日晚,一位社区协管员打来的举报电话让代市所执法人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他们带上执法记录仪和快检装备迅速赶赴现场,对“问题”猪肉依法进行核实查封,并顺藤摸瓜对该批猪肉的供应商进行了检查,全程仅用了1小时。“换作以前,由于在乡镇没有监管机构,接到举报再从县城赶来,违法分子可能早已销毁证据或逃之夭夭了。”该所所长欧飞说,标准化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让食品药品监管更加灵活高效。

3年时间,我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三级跳”。在2013年前,乡镇(街道)一级没有食药监管派出机构,新一轮食药机构改革后,区县每个乡镇或几个乡镇片区设立了监管所,但部分地方存在缺人、缺场地、缺执法装备等情况。去年以来,国家食药监总局提出了基层监管所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这“四有”要求,省食药监局专门召开了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推动解决基层监管所无办公场所设施、无执法车辆装备和人员到位率低等突出问题,致力推进基层标准化所建设,将全省约2000个监管所和约5万名村社协管员队伍,打造成为我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前沿阵地。“基层监管所建强了、建好了,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就有了最基本、最一线的中坚力量。”泸州市食药监局局长王强透露,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投入,加速推进基层标准化食药监管所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零距离。

高科技装备基层监管

一根探针让注水猪肉立等现原形

7月31日下午,见到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时,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熊锐正在对一块猪肉进行快检。“中午我们接到群众投诉,说有肉贩卖注水猪肉,所以我们立即赶往现场并进行快检。”熊锐说,检测注水猪肉时,只需把加热后的探针插进猪肉中,当场就可以显示检测值,“检测结果为50,低于77的标准,可以排除注水猪肉的嫌疑。”

“标准化基层所在日常监管中充分利用快检手段,对市场各类食品进行检查,发现疑似问题食品及时抽样送检,精准打击不合格食品,执法效率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龙马潭区食药监局局长江波表示,该区基层监管所大都配备了肉类水份检测仪、食品安全检测仪等设备,可快速筛查几十项非法添加物、注水猪肉等问题,其中农残检测结果最快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

有了高科技的“武器”,基层监管所“火力全开”。今年以来,广安前锋区代市监管所针对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村卫生站、学校食品、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监管难点展开精准监管,行政立案211件,收缴销毁问题食品2500余公斤,处罚款90余万元,移送违法案件2件。江阳区南城食品药品监管所累计开展食用油、白酒等10余次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经营户1000余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500余份,上报案源10余件,并利用新建成的快检中心,针对群众关注的果蔬农药残留、瘦肉精等非法添加问题开展快速检测,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抽检135个批次,快检250余批次。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改革 3年 四川 食药监管所 最后一公里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