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其它热点

春节回家,谈养老丨“干掉那些老人!”——农村养老的苦痛

2016-02-04 作者:阎海军 来源:破土工作室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破土编者按】春节回家,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在广大农村地区,老人自杀率却奇高——借着生病的名义绝食,既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又能给儿子一个体面的说辞。从什么时候起,病死成为值得骄傲的事情?如今,养儿也不能防老了。养老怎么办?

敬老院:两叶白菜煮白水

近期,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做了一组反映农村养老问题的深度调查报道。我偶然看到了一期节目,其中的一个故事看得人几欲落泪。

西南地区的一个乡镇敬老院,里面住着好几个五保老人。这个敬老院号称敬老院,其实只是有一张床而已。80多岁的老人们要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应付一切。其中一位老人的午饭是两叶白菜,剁碎了白水煮熟吃。老人一边吃一边感叹:“五保供养的钱一共四百多,不够用,再能有一百元就够了。”(大意)

这位老人的现实窘境,是中国农民年轻时期怕光棍,结婚之后怕无子的真实注解。过去的中国农民普遍担心老无所依,所以极力“养儿防老”。但今天的现实是:即使有儿子也很难靠得住。儿女不孝道是很多老人的感叹。

笔者常年在西北农村工作,有几个故事非常典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目前农村养老的真实情况。

老人生命的延续拂逆了儿子的意愿

钱永福曾是Y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但在生命晚期,遭受了屈辱。村中看望过钱永福的老人给我转述:“我去看望老钱时,老钱说自己已经十天没吃饭,这一次一定要给人家(儿子)死。说完这话,老钱眼泪花儿都下来了,凄惨得很,最后一口气都难咽。哎,人老了可怜啊!”

钱永福晚年在二儿子钱仁义家里养老,钱仁义和妻子对钱永福经常辱骂,不给好脸色。生病初期,钱永福还能为儿子放羊、做家务,但后来身体越来越差,能干的活越来越少,儿子和儿媳的责备越来越多。随着劳动能力日渐丧失,全力依靠儿子养老的钱永福遭受屈辱后丧失了继续存活的信心,他在生病期间,采取了绝食的方式,自我了结了生命。

钱永福生病期间,没有得到积极救治,一没上医院,二没请大夫。这一方面是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钱仁义对救治父亲不积极、不孝道。

钱永福觉得自己生命的延续拂逆儿子的意愿,即便活着,也失去了意义。他借着生病的机会绝食赴死,钱仁义乘着疾病的魔力“葬送”了父亲。

钱永福死后,Y村人都清楚他是绝食而亡的,相当于是自杀身亡的。但在钱永福儿子心中,父亲是生病死亡的。

老人自杀,是个问题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曾对全国10省25个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调研。发现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人数在逐年增多,调研组认为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的趋势不断加强,老年人自杀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他们在调研报告——《中国农村的老年人自杀调查》中将自杀分为甘愿型、激愤型、绝望型、孤独型四种类型。认为:当前老年人的高自杀率,与农村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正在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动密切相关,而不同类型的自杀则与各地村庄性质和不同的代际关系变化阶段密切相关。报告指出,据卫生部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303047人,每10万农村人口中有28.72人因自杀死亡。

《中国农村的老年人自杀调查》从代际关系变迁的角度讲述了老年人自杀,但报告同时也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代际关系的变动使得年轻人将老年人“逼死”了。另外,科学普及与传统信仰的泯灭、老年人主体性的丧失、村庄社会关联的松驰,也是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的三个原因。

“爸爸,我要把你打发掉。”

在西北Y村,像钱永福这样用极端方式自杀身亡的案例只是个案。但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非常普遍。更多的老人在经历不被孝敬的屈辱时,选择了默默忍受和无言抗争。

1980年代末期至1998年之间,Y村有个叫惯成的人将老母逐出庄院,老人被迫来到村边一口废弃的窑洞居住。惯成和妻子给老母每天只给一顿饭,老人每天拿着一个瓦罐前往儿子的庄院打饭,一瓦罐饭吃一天。有时候,老太太会偷偷潜入儿子庄院偷食物,有时候能顺利得手,有时候会被儿媳妇发现以失败告终。

在公元1990年代,惯成虐待自己母亲的行为是Y村人和Y村方圆数公里范围内农民谴责和说笑的对象,惯成也是不孝敬老人的典型代表。但时间进入1990年代末期以后,Y村出现了更多的惯成,Y村所在的西北农村出现了更多的惯成,惯成的不孝之举也渐渐失去了标杆意味,谴责不孝的舆论也渐渐失去了力量。

Y村有一位老人生病后,给父亲说:“爸爸,我要把你打发掉。”父亲死后,儿子给帮忙入殓的村里人“炫耀”说:“我父亲的尸体放多少天都不会臭,因为他死前没吃一粒药。”

Y村邻村还有一位老人生病后,儿子也是不积极寻医问药,而是立即开始筹划后事,又是准备寿衣,又是准备棺材,老人躺在炕上等死。有村人前去看望向老人说:“我来你家路上听说你儿子叫大夫去了。”老人听后精神为之振奋,过了许久,不见医生,老人便问孙子:“医生怎么还不来?”孙子回答:“医生已经走了,是我爸爸叫来的兽医,是给驴看病的。”老人闻听,心灰意冷,只能安心等待死亡来临。数日后,老人死亡。

2011年,我见到了钱永福的妻子,我希望她谈谈曾经挨饿的经历。她对饥饿岁月不以为然,只说那时候确实苦。紧接着,她话锋一转,不住地抱怨现代儿媳妇不孝顺老人,曲折地倾吐着她自己和老伴遭遇的屈辱:“过去的舅舅很有威望,如果外甥对自己的母亲不孝道,舅舅会出面批评教育外甥。现在的舅舅一文不值。儿媳妇一个个都骑到了婆婆的头顶上,不得了,不得活。老人可怜啊!”

2014年10月,我再次碰到钱永福的妻子骨瘦如柴、行动迟缓,但她依然在劳作。在西北农村,每个老人只要还出气,都不会放弃劳作。他们都有一个无形的压力,认为不劳动就成了废人,就不好意思再吃儿女的饭。

莫让“黄昏”无处安放

“土地革命”和“包产到户”加速了中国农村大家庭(联合家庭)的瓦解,家庭结构更多地变成了小家庭(核心家庭)。过去崇尚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中国人更乐意分家过日子,家庭变得小众化、轻便化。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所说的代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族权、夫权主导的社会结构在妇权膨胀下发生裂变,老人的威严不再被尊崇。以前,老人在家中非常有威严,谁不孝敬老人,将会被众人评说。社会主流舆论也在积极引导孝敬老人的风尚。而现在,老人普遍感到绝望。随便进入一个村子,老人普遍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得不到儿子儿媳的尊敬。过去“媳妇害怕恶婆子”,如今变成了“婆婆害怕恶媳妇。”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两千多年之后的中国农村,有人对父母的“犬马之养”都无法兑现,更别妄谈对父母的“敬爱之心”。

社会学家认为:传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是“反哺”。“父慈子孝”是传统社会理想的家庭关系模式,它不仅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深厚、自然和淳朴的爱,而且反映了子女对父母的亲情之爱。他还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反哺”式的双向义务伦理实质,是父子血缘天性的伦理升华。

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倡男女平等,妇女权益得到维护。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平衡代际关系被打破,“家庭关系的主轴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化”(贺雪峰语),这应该是老人不被孝敬的根本原因。

另外,城市化进程下,每个人的个性解放促成了老人和年轻人在很多问题方面的“观点不和”。这是完全违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规范的。年轻人不能事事尊崇老人观点,发生抵触矛盾,老人就会用孝道指责年轻人。这也是不孝事件增多且引人注意的原由。

比如Y村有一位精神豁达的人,但他晚年还是和儿子、儿媳矛盾不断。后来直接单独居住了。他说儿子在外打工时带来了一只宠物狗,每天开饭前,儿媳妇总会先让狗吃饭,再让人吃饭,他实在受不了,和儿媳妇吵了一架,就搬出来另住了。这个故事反映的是老人和年轻人生活态度、生活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旦爆发,乡村舆论总是归结为年轻人不孝敬老人。

“养儿难防老”是不孝道的范畴。不孝是道德话语体系。不孝敬老人导致老无所依之外,还有社会现实导致的养老难题。那就是道德话语体系背后,年轻人的现实压力——进城打工无力更好地孝敬老人。很多年轻人不出门打工,守在土地上没有现金收入。而离开村庄,必然导致自己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引发出农村老龄化、少儿化、女性化“三化”并存的局面,许多农村都是“青壮务工去,收禾童与姑”的现状。这种局面下,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在广大农村,许多进入暮年的高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由于种种原因反而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加重,身体健康无法保证,精神生活苦闷压抑。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春节 回家 养老 农村 苦痛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