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科技知产

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如何发展为身价数亿的上市公司——帝国理工科技转化的“投资宝典”

2015-12-22 作者:徐瑞哲,王海燕 来源:微信号三思派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帝国理工学院孵化器开放空间内一支大学生团队正在互联网创业。 吴凡 摄)

与许多海外名校一样,帝国理工学院并没有所谓“大门”。在伦敦西区的会展路上,正对着通常意义上的帝国理工主入口,有一排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其中的王子门52号,就是“帝国理工创新中心”。

在国人眼中,这无非就是校园边上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与大学科技处分管业务相似。事实上,帝国理工创新中心也的确脱胎于学校的技术转移办公室,1986年才成立;不过在2006年,它已在伦敦上市,全称是“帝国创新集团公司”。对于这个身价数亿英镑的公司,它的“母校”目前只占20%股权,其余股东达10家以上。

作者日前实地探访了这家完全企业化运作的创新中心,看看英国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走出“体制”之外,走通“最后一公里”,拥抱大资本与大市场。

55人让550项专利“变现”

作为百年学府,帝国理工学院相对于牛津、剑桥等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大学虽还年轻,却已跻身英国最重要的四五所大学之一,也是习近平主席今年10月访英的首访高校。学院成立于1907年,全名“帝国科学、技术和医学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3万人,教授队伍达3000人。

大批教授每年带来约550项具有商业价值的专利,那么,对应的技术转化机构该有多大规模?答案是55人。根据协议,帝国理工创新中心到2020年前拥有对全校无抵押知识产权的独家经营权。这幢小楼里,包括前台人员在内只有55人。“我们当中,没有任何校内教授。”技术转化经理托尼·希克森告诉作者,他本人从没有高校工作经历,与这里的绝大多数经理人一样,拥有的都是商业市场经验。没有从科研工作转行而来的技术转化人员,也就意味着这里并没有所谓高校“编制”内的教职人员。

但希克森等人与教授们关系密切:从寻找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到为这一知识产权制定战略,并且通过外聘顾问进一步确认其存在发展为“产品”的属性,直至专利授权使用,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变现”——双方分工明确,谁管好学术,谁负责市场,并且互为合作伙伴。根据知识产权政策,如果转化成功甚至创立公司,他们可代表学校与教授各自分享50%的投资收益和授权收入,包括持有项目公司的半数股份。

事实上,帝国理工创新中心最早的“启动资金”确实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约2000万镑。随后,他们“小心、多元且持续”地投入各种专利项目——通常初始阶段的投资第一次只给2.5万镑,但可能覆盖多达20个项目;进入A轮投资阶段,20个项目大约只剩下8个,而投资额度扩大到100万镑以上;随后的投资轮,再把目标集中于4个项目,投资额放到500万镑以上。“这样的选择性投资,尽管存在固有的失败率,但回报将大过损失。”

尽管科技不能仅仅用资本来衡量,但创新中心的业绩确实无愧于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不到10年,也得益于伦敦金融中心,它吸引了超过3.46亿镑的投资,催生了155家初创企业,而这些经其融资的企业又吸引了9.27亿镑的风险投资。

假如帝国理工学院也面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那么帝国理工创新中心如今已经完成成倍增值,仅目前手中握有可用于直接投资的现金流,就达1.678亿镑。

自孵“金蛋”持有十年再大卖

初创企业在从实验室走到市场的路上不断长大,孵化它们的母体亦如此。帝国理工创新中心孵化器——这幢玻璃幕墙建筑仅4层,实验室与办公会议场所各两层,总共只有2400平方米,注册着50家创业公司。因此,这里的实验室种类五花八门,生物医药实验室的隔壁就是材料科学实验室,IT数码实验室的隔壁是“碳捕捉”能源实验室。它们正高效而紧凑地运行着,培育着可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金蛋”。

英国人喜欢养猫,猫很敏感,也容易过敏发病,重者甚至发烧不省。帝国理工一支生物医药团队,开始攻关这个宠物市场的“痛点”,开发可以治疗猫咪常规过敏反应的免疫药。创新中心及早就介入了孵化,从一开始便帮助他们进行专利布局,并联合其他相关科研和经营力量,整个研发与融资过程显得非常有耐心也有自信。双方总是在一起发育和壮大项目,有时这个故事会持续10年之久。

直至去年,这家名为Circassia的药业公司终于完成2亿镑的IPO,创造英国最大一宗生物技术上市融资案例。希克森透露,在A1到C2前后5轮投资中,创新中心每轮都介入,最初只投了200万镑,最终投入2550万镑。在加入其他来源的多种投资后,中心目前仍掌握这家企业14%的股权,而中心投入的资本已实现3倍以上的增值,相当于价值7840万镑。

除了所占股份价值的扩增效应,将所投的小公司出售给大公司,也是投资成功退出的一大法宝。在医药领域,一家专事肥胖症与糖尿病治疗的药企Thiakis,创新中心对其投入150万镑,在全部外界投资构成中占15%。最终,这家药企被跨国巨头辉瑞制药以1亿镑收购,根据投资份额,创新中心从中兑现将近2000万镑,成为一笔很好的买卖。

这些接盘的大企业被创新中心称为“联合投资者”,比较著名的有20多家。其中包括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资本运作公司,也不乏陶氏、罗氏、庄臣等世界500强企业。

“金三角”大学区互为投资伙伴

下一个“金蛋”在哪里?没准就坐在公共空间的咖啡桌上。在孵化楼的开放式办公区,艾伦等4名主创人员正端着各自的笔记本电脑工作。他及其团队,包括不同大学的在校生在内,正在全速开发一款智能手表,名为“chooseblocks”,意为“选择模块”。与众不同的是,手表的智能模块并不在表盘内,而是在一节一节的表带上。艾伦透露,他们已经开发了5个模块,从心率测试到在线支付模块,“你需要什么功能,就怎么组合你的表带”。

面对这样的开放式创新与创意,包括创新中心在内的投资人对此十分看好。就在这里,他们与团队仅用1小时,便达成投资意向。过了21天,这家还只有20人的小公司拿到了111万镑融资。

孵化器主管介绍,帝国理工的地段在伦敦属于最贵租金区,入驻在此自然也价格不菲。根据协议,在孵企业只有3年孵化期,3年后到了自立门户的时间,必须“送客”“走人”,给后来者挪出空间。但不少企业并不愿走,因为这个“社区”与大学师生为邻,与创新中心为伴,在研发和投融资方面可以无缝对接。

可以说,帝国理工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就是“企业对企业”“市场对市场”,原因很简单,唯有不同于传统高校的机制才能真正对接各类资本。其实,这套“投资宝典”已不局限于帝国理工的小范围,而是复制到以伦敦为中心的“金三角”大学区,兄弟院校的转化机构互为投资伙伴。

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牛津大学4校获得的科研投入达13亿镑,占全英1/4。从地理位置上看,剑桥、牛津与伦敦城内的名校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而城内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以及国王学院又构成了一个小三角形。

而这些名校投融资产生的最佳初创企业也集中在这一“全球科创中心”的三角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企业达20家左右,不少都是联合或交叉投资产生的。对于“帝国创新集团公司”来说,这些企业正是他们“金蛋”篮筐中的最佳投资组合。

作者分别为解放日报社首席记者、记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