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综合时讯

审定是安全帽还是紧箍咒?明年不种玉米改种大豆?你必须知道的十大预测

2015-11-03来源: 杨大海微信
分享到: 更多


特约撰稿人杨大海

近期,徐峥导演的电影《港冏》再一次火爆了中国荧屏。从屌丝文化的逆袭到《人在冏途》的热播,说明了在平常人平常心的大环境下,所有种子经销商也拥有那种“悲伤、无奈或极为尴尬的心情”。回顾过去忙碌的2015年匆匆流逝,展望2016年“痛并快乐着”的种子市场,大多种业人还会继续沉浸在“茫然、纠结、困惑、煎熬和挺住”的氛围之下。2016年种子市场或许真的不再那么温情脉脉。笔者深深地思索,十全十美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2016种子市场或许这十个经营上的难题还会困扰着所有经销商并且挥之不去……

一、西北打响“打假维权”的第一枪,注定今年是个严管大考之年

10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甘肃凉州区、古浪县等地农民私繁乱制的的行为,事后甘肃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甘肃省农牧厅向农业部作出书面检查,并且派出四个督导组分赴各地。据说XX等地近10余车种子被扣押。这次确实看到严管措施的执行力度。在严格执法“法不留情”的监管面前,市场上一度出现了某些紧俏种子绝对“一种难求”供不应求局面,但大路货品种基本供需平衡。

国家对种子市场的严格规范和监管,势必让民族种业自主产权品种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东北种子市场是“真缺口和假缺货”

当年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歌唱道:“幽幽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理性分析东北市场会发现:

1、并不是所有品种遍地缺货,有关主管部门报道:先玉335、京科968等品种可以满足市场供应;

2、小区域畅销品种、今年表现较好的品种一定缺货;

3、自主产权表现平平的老品种市场不缺,某些品种涉嫌炒作嫌疑。

4、吉林省米质好、产量高、适合机收、好卖粮的品种相对供不应求;

5、辽宁省苦秆抗虫玉米品种已经没货;

6、黑龙江极早熟市场依旧走不出德美亚一花独放的神话,但今年价格预计不会出现“天价”狂潮。

7、美系及衍生品种和TN系列品种依旧老市场包打天下;

8、新审定自主产权品种炒作的再热还要看秋后的表现;

9、白轴区域京科968等品种在适宜区域获百姓认可;

10、“稳定是硬道理,打粮真功夫”有些品种见光就死,请大家擦亮慧眼谨慎看待明年市场“真缺口、假缺货”现象。

三、关于“转基因”品种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9月24日,吉林省召开农业转基因种子管理专题会议,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坚持抓主抓严,严防源头,以转基因水稻,玉米为重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坚持齐抓共管,严格执法,严查未经安全评价和品种审定转基因产品的非法扩散,确保2015年—2016年农作物转基因品种安全监管到位,严查种子市场,杜绝非法种植,严历打击转基因非法扩散行为。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落实严查“转基因”态度不折不扣,但笔者至少理解三个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值得商榷和深思:

2015年6月28日播出的《中国人的饭碗》专题片播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叶兴庆部长访谈录:“转基因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加大科研扶持力度。本身还具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更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要把选择权和知情权给消费者。”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民种XXX因品种了,因为部分区域农民认可和喜欢。“反转与挺转都是为了民族种业”的健康发展,反而有些扣帽子说法:“所谓的汉奸文化与所谓的XX利益集团”似乎有文化大革命大字报的遗风。学术需要百家争鸣,科研上的争议可以搁置。所有一致对外的声音都是爱国情怀,在科研技术上我们太需要迎头赶上和加快步伐。

四、自主产权品种终于迎来绽放笑脸的那一天

今年西北基地的制种产量减产,还是为民族种业自主产权品种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目前东北某些紧俏自主品种厂家已经订货一空,常规货和剩下的都是那些不疼不痒的鸡肋产品。

1、新审定品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关注一个自主产权品种综合要看田间表现2--3年;推急了易出现问题,欲速则不达。

3、农民说好真叫好,胜过忽悠和瞎炒;

4、擦亮慧眼谨慎看待明年市场纷杂的产品。

五、赊销不是万能的,但离开赊销是万万不行的

东北区市场,今年太多的经销商“咬牙切齿”地表态:概不赊销。表态不代表行动,尤其吉林省、黑龙江第一积温带,辽宁部分区域离开赊销寸步难行。

1、粮价大幅下跌,农民购买欲不强,倒逼着经销商去赊销;

2、上年“一赊到老秋”的经销商,面对东北极端旱情造成的减产和空秆和不接棒,要账催款成为“纠结的痛,茫然的情,煎熬的压力”。

3、代理的所有品种,既要面临给厂家打款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还要面对赊销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经销商夹缝中生存,犹如人在冏途,痛并快乐着,挺住还得坚持着。

4、东北种业竞争越是残酷的红海地区,越是陷入赊销怪圈难以自拔。

5、种子赊销是抢占市场份额最直接有力和最快的致胜法宝,你不赊来我来赊,要起账来糊涂嗑。

6、不独辟蹊径,不代理有差异性化的王牌品种,都想一刀切说杜绝赊销,卖“现金”等于空谈。

六、明年种子市场——或已不再温情脉脉

深秋的东北大地,雾濛濛的秋雨还在敲打着未收获完毕的庄稼地。笔者和大多经销商及农民心理一样,对粮价期望值降到了最低,对种子价格或已茫然到无关紧要,近期很多微友咨询明年种子价格及趋势将会如何?

笔者持谨慎观望态度:

1、吉林省种玉米改黄豆,低价难挡致富路,农民种植习惯决定其注定还要种玉米,玉米品种紧俏货高价位产品继续存在。

2、黑龙江省受种植业调整和粮价大幅下跌影响,预计明年黄豆种植面积势必会有所抬头,早熟区德美亚品种不会如上年期望值高。

3、辽宁省依旧走不出蓠芭墙的影子,苦秆抗虫懒汉玉米加上稀植大穗天下。

4、内蒙区尽管会有一部分玉米面积“粮改饲或经济作物”,预计还会持续几个种子公司品种各领风骚又一年的态势。

七、粮价下跌可能对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是肯定的,今年很多租地户受干旱等不正常气候影响,造成减产幅度较大,东北地区很多土地流转大户保本微利赔本赚吆喝,势必导致一部分高价位品种走下神坛,中小种植户除外。

1、德美亚不会再延续上年民间1500元/(50000粒)的神话;

2、吉林省也不大可能突破120元/5500粒的传奇;

3、辽宁苦秆懒汉玉米地区预计不会再高出30元/斤的天价。

八、国家“调结构转方式”对农民种植方式是否带来真正的转变

从6月28日韩长赋部长到吉林省调研玉米产业化调整,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8月下旬农业部在内蒙古召开玉米调结构暨粮改饲工作会议。明年玉米主栽区“粮改豆,粮改饲,干旱区改种经济作物”的大政方针已经逐步清晰明朗化。

1、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倒逼一部分农民改种大豆等其他经济作物;

2、在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粮改饲,粮改豆”“改种经济作物”的政策调整还是体现出农业主管部门有其前瞻性;但各级政府更多应该引导农民提高和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风险评估预期,和降低生产经营上可能出现价格隐忧和风险。

3、未来粮价势必要和国际接轨,农民当前不适应的“难受感冒”心理,政府应该从宏观政策上给予一定扶持;

4、国家不想看到“谷践伤农”的局面,调整种植结构关键看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因势利导和重在落实。

九、再谈中国特色民族种业中的“模仿中创新”产品

中国特色之“挖个坑,埋点土,改个系,唬一唬”品种还将一定时间存在。

1、新修订的种子法规定“套包”即视为假货。

2、未审先推也要担责,达到一定数量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3、中国特色民族种业呼唤自主产权大品种出现,我们可以“改革中创新”,学以致胜,洋为中用,关键是选育出适应国情的优良品种。

4、“产量并不一定是衡量一个品种好坏”的唯一标准,从近两年厄尔尼诺频发的灾害性年头来看,品种综合抗性强,表现稳定性好的品种更受农民欢迎。

5、品种审定制度还将在中国特色之国情下长期存在,农民都说“品种审定制度既是安全帽又是紧箍咒”。

6、古往今来都存在“学艺”与“偷艺”之说,家家卖烧酒不露是好手。

7、但愿今年“打假维权”措施像暴风骤雨一样,来得更猛烈一些,而不是“像雾像雨又像风”。

8、民族种业呼唤更多的正能量中国好品种出现。

9、矮秆耐密,产量高,脱水快,适合收粒的品种未来将是大趋势。

10、中国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某些企业和育种上走的某些捷径反倒束缚了发展进程。民族种业发展过程中太需要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十、2016年种子市场长路漫漫,且冏且磨

预测2016年的玉米种子市场,可以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路漫漫,雾霾重重,剪不清理还乱,但渐明渐清的是中国种业越来越好的大环境和自主研发向上的生产力,国内各大种企纷纷推出捍卫民族种业尊严的一批有特点的好产品,这些都为发展中的民族种业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国内生产企业由8700家减少至5047家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自主的力量最温暖,再发展几年逐鹿市场,优胜劣汰,剩下500家应属常态。

2、育繁推一体化亿元公司140多家更能体现发展中民族种业的尊严和实力所在,品种不在于多和杂,企业更应该先做强后做大。

3、国家既然严格规范了“追本溯源”DNA图谱管理和严格备案制度,老品种常规品种为何不能再退出一批市场,堵死套包侵权的口子。

4、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中国种业在反腐败的大环境下,能否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警示一下:习主席的“洗洗澡,正衣冠,照镜子,治治病”同样适用。

5、中国种业更加呼唤和期待推广自主品种。默默研发自主产权过硬品种,期待敢于和老外PK的霸气民族育种家更多出现。

6、中国种业需要有骨气的民族脊梁托起亿万农民丰收的希望,更需要守士有则,正义之士的民族企业家扛起振兴中国种业的大旗。

此刻,秋意盎然的东北大地,霜降变了天,凄冷寒一片,农民收割忙,粮价愁更长,种价今又涨,市场不敢想,但笔者冷静思考:觉得2016年种子市场“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诗以言志,赋小诗一首,和同行们共勉:

市场谁先觉,吾辈应先知  

今年不好做,都怕一步错  

缺货都想压,没货更白瞎  

赊销很纠结,不赊货难卸  

从事种业路,困惑加无助  

坚持得挺住,坎坷风雨路  

痛并快乐着,利润支撑住  

把住质量关,经济人脉宽  

全年服务好,宣传促销搞  

推拉双驱动,实力来销路  

品种竞争力,农民说争气  

示范好推广,明年必唱响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欢迎批评指正,吉林杨大海)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品种 种业 市场 赊销 种子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