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刘石:中国农业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2015-10-31 作者:刘石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石氏求是】

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变革尤其应以制度改革为根本,从改革现有土地制度为突破口。  

入秋以来中国三大主粮价格断崖式下跌,导致中国农民特别是种地大户损失惨重,而维持高价格又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和消费者负担。中国粮食价格究竟该如何确定,中国的农业要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再次被密集地提了出来。

中国改革是从农业发端的。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洼地。农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的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又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虽然中央连年出台鼓励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农业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效果有限。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性困境。

土地制度。根据宪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是使用权归集体。这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制度,使得农业生产者缺乏土地主人的责任感,而只有过客的心态。因此水土保持、土地涵养、休耕轮作等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无人负责,“租值消散”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社会保障制度。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稳定社会秩序并控制城市的过快膨胀,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对于农民身份产生了严重的歧视性。持有农村户口的庞大人群在就业、上学、医疗、迁徙、养老等多方面得不到公平待遇。

第二,结构性困境。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国初期,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积累工业化的起步资金,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实行不公平的交换制度,或者说剥削。除了庞大的农业税收之外,工业和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更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使农业发展乏力。

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严重失衡。中国的经济重心从以农业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工业为主(改革开放前是重工业,改革开放后是轻工业),现在正从工业在向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缓慢转型。然而中国就业人口结构的调整远远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今天约35%的农业人口,依然只能够指望以占GDP约5%的农业种植业获取微薄的收入。因此,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民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因为无论如何调价格、发文件,5%的池子中养不下35%的鱼。美国的农业总产值只占GDP的3%左右,但是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4%,美国农民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占有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造就了美国农业大国的地位。

第三,规模性困境。

因为缺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小农经济仍然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形态虽然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从总体上讲,它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型的农业机械没有施展空间,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没有用武之地,新的技术和新产品推广速度缓慢,与世界农业先进大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社会资金虽然有意投资农业,但是土地流转的沉重经济负担让许多潜在投资人望而却步。当前的许多政策优惠于土地的承包者(散户),而不是土地的规模化种植者。这十分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国家对于农户的补贴(补偿)应通过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既不触碰WTO的相关规则,又让农户得到实惠,回归社会公平。

笔者以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变革尤其应以制度改革为根本,从改革现有土地制度为突破口,方向明确,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促进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的规模化,建立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对于土地“长期持有”机制,强化农民对于土地的主人翁感,使得投资农业成为一项长久性的事业,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仅仅靠价格补贴等各种修修补补的政策,中国的农业很难走出困境。

(作者系种业专家)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gaoxiaoou] 标签: 刘石 农业 困境 突围路径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