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资讯
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

跟习大大去了解英国的农业金融与休闲农业

2015-10-24 作者:佚名 来源:土流网
分享到: 更多

英国农业金融发展 王子返校学农

作为建立现代化银行体系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农业金融体系从整体上来说属于商业银行型制度,农业信贷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各商业银行,同时搭配其他金融机构。这一特点与其他欧美、亚洲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截然不同。

在英国商业银行主导的农业金融服务之下,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等五大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拥有数以万计的分支机构,占据了英国金融机构超过70%的份额。这些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通过无抵押透支形式开展农业短期贷款的业务,有的情况下还会成立一家独立的机构,专门处理农民的长期贷款。

英国还设立了一些由政府主导的农村信贷联合会,以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开展中、短期贷款,由政府支持的农业抵押公司负责向农民提供长期贷款。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农业抵押公司和农业信资公司,以不动产作抵押,对改良农田、兴建农场提供贷款。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的地产改良公司、农业贷款基金会等机构,办理农业贷款业务。这些非商业银行性的金融机构在政府扶持和一些相关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大量地向农业提供贷款,帮助一些农场主购买高级的农业机器设备、牲畜,建筑房屋、改良和购买土地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1月中旬至今,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重返校园,在剑桥大学就读农业管理。相比十多年前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的“高大上”艺术史,这次选择可是乡土得多。

在为期十周的日制学习课程中,威廉王子每周要花1820小时用来上课、参加研讨会,并到农村实地考察,了解英国农村社区和农业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英国未来君主深入学习“三农”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倒也符合传统的“无农不稳”观念,毕竟,每年中国“一号文件”都聚焦于此。

保证农民利益,也是中国农业政策的重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亚瑟·侯赛因指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业和农民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这股浪潮将改变农村面貌、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基础。“这是中国农村所面临的土地改革以来最大的变化。农业金融可以是促成变化的一个因素”。

另类农业创新模式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旅游的先驱国家。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为农业旅游提供了庞大的目标市场。

1992年,英国有农场景点186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209个,占英国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目前,全英近四分之一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农业旅游的经营者绝大部分为农场主。每个农场景点都为游客提供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场景色氛围的机会。农场内一般设有一个农业展览馆并配以导游和解说词介绍农业工作情况,备有农场特有的手工艺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多数景点有儿童娱乐项目。

虽然农业旅游的收入可能要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但农业生产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削弱,农业旅游始终是农场经营多样化的一个方面。从农场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特点出发,各景点都坚持小型化经营的取向及私营化的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者90%以上是本地区居民,所以各景点普遍运用本土化的市场战略,扩大市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英国没有农业部,只有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来负责农业事务。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内的大农业,年产值大约80亿英镑。英国农业是精耕细作、高度机械化的典范,具有欧洲标准中的高效率,以不到2%的劳动力生产出约60%的食物需求。

英国农业旅游共同发展

1消费特征

娱乐休闲活动种类众多

英国各个乡村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因地制宜,举办各种乡村集市或游艺会等休闲活动。很多乡村集市举办各类竞赛和演示,如最圆的番茄、最绿的黄瓜和大小尺寸最均衡的青椒等,也有适合小孩玩乐的游乐设施。北部乡村的娱乐休闲活动往往和山地运动结合,如举办爬山坡比赛等。

旅游住宿饮食非常便利

英国B&B小旅馆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乡村,另外饭店或客房旅馆也较多。B&B小旅馆是由当地人自己经营的,已成为英国的一大特色。莎士比亚小屋就是白金汉郡乡村知名的B&B小旅馆。B&B小旅馆便捷且收费相对低廉,还提供第二天的早餐,虽无英国传统早餐必不可少的咸肉和熏鱼,但有牛奶、面包、黄油和果汁等。

乡村旅游商品颇具特色

英国乡村经常借助乡村展会等推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商品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这些商品有农场自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等特产,也有手工编织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多数游客偏好直接购买乡村现场加工的,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是英国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经营特征

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各景点经营面积大小有差异,20-200英亩(1英亩≈0.4046hm2)不等,但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每个景点雇佣员工很少,一般少于10名,全日长期工2-4名;除了一些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外,其他旅游景点投资不多,约5万英镑;接待游人3000到7万人之间,年接待游客人数普遍少于5万;年收入一般不超过22万英镑。英国乡村旅游策划能够提供选择的旅游项目和主题很多,即使规模小,也可消化众多的市场需求。

经营的主体私营化

以农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是在私营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农场主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开展多种旅游经营。通过制订各种旅游计划,推动当地人普遍参与乡村旅游,如SPARC农村旅游业计划。农场主为方便游客对农业生产进行的调整并未削弱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经营目标市场本土化

游客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不强,只要有相应的人文风情就可满足休闲放松的需要,故无需跨区旅游。英国乡村旅游者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区2-3小时车程之内的城市居民,外地游客较少,外国人更少。游客中又以家庭和学生游客为主,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游客约占40%。英国的乡村旅游目标市场明确,本土化运营。

3品牌特征

田园牌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英国选定“农家乐”作为开幕式的主旋律,营造的田园风彰显了英国的本质,也是英国的灵魂———乡村文化。时间在流逝,英国却执着地守护着这几乎失去了才显得更加珍贵的乡村情节。英国大城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自己并不适合所居住的城市,而属于并不居住的乡村。除了一些重要的大都市和工业中心外,整个英国始终保持着一派田园景象。英国目前成为欧洲唯一一个人口从城市到农村“逆向流动”的国家,每年下乡的人数远高于进城的人数。进入21世纪以来,迁入英格兰乡村地区的人数比从乡村迁出的多出35.2万,且五成迁入乡村者在25-44岁。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极度渴望促使英国乡村旅游大打田园牌。

复古牌

英国妥善保留的城堡式建筑、传统的民居和遗址等为英国的乡村旅游增色不少。中世纪的古堡、古镇、神殿遗迹、密涅瓦神像、许愿池和各种礼器文物为英国的乡村旅游贴上了复古风的标签。

生态牌

随着农业发展目标的不同,英国现代农业技术内涵不断变化。在1975年的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英国就肯定了有机农业生产的优势,广泛地接受和发展有机农业。后来认识到现代农业除了有机作物,还需要开发新型生态农业,创新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的农业技术。2003年现代农业被定性为发展生态农业,要实现农业及英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英国把现代农业发展同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来保护农场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英国的乡村旅游追求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协同推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英国 乡村 农业 农场 农业旅游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