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资源环境

今天是绿色情人节——聊一聊关于环保的一些并不真切的说法

2015-08-16 作者:赵南元 来源:科学公园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作者 赵南元

清华大学教授,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

经过多年的舆论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也与日俱增,这无疑是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众说纷纭之中,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关于环保的一些并不真切的说法也在流行。如不认真辨别,囫囵吞枣地一概轻信,则会从环保的愿望出发,却破坏了环境,恰成事与愿违。本文试图对一些关于环保的常见说法提出疑问,以促进进一步思考,避免环保的愿望反而导致破坏环境,认清徒劳无功甚至阻碍发展的环保“理念”。

1光污染

自古以来,“光明”与“黑暗”这两个词汇有着明显的褒义和贬义,甚至经常用来比喻抽象事物,例如前途之类。“光污染”这一词汇似乎是对普世价值的颠倒。光污染最先是由天文观测者们提出来的,由于城市灯光的干扰,天文观测受到不良的影响。现在一般老百姓也发现,在城市已经见不到灿烂的星空。但是毕竟专业的(加上业余的)天文观测者在人口比例中所占份额很小,把天文台搬到偏远地域也并不困难,而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脚踏实地的需求远大于仰望星空,如果二者不可得兼,肯定是宁可看不到银河,也不愿意黑灯瞎火掉到没盖的暗井里。

如果不是特殊的工业环境或娱乐场所,日常生活中的光污染是很容易控制的,源于室内的可以调整照明,源于室外的用窗帘即可。光污染中最令人诟病的是玻璃幕墙,其主要罪状是:1,反射光在街上晃了司机的眼;2,反射光照射了别家的窗户。

先说第1点。一般玻璃幕墙都是垂直于地面的,根据反射定律,镜子里的太阳虚像和真实的太阳一样高。因此,当太阳低到晃眼的程度时,司机转一个方向就可能直接面对太阳,此时只要拉下遮阳板即可,防止“光污染”并不比对付天然的太阳增加什么麻烦。

再说第2点。本来是窗户朝南的屋子阳光最充足,由于玻璃幕墙的反射,使得窗户朝东、西、北的屋子增加了阳光的照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看一看房屋朝向与价格的关系就知道了,在北半球,朝南的房子价格最高,然后依次是东、西、北。“光污染”使得原本光照不足的房间增加了光照时间,有利而无害。试想如果你的房子本来朝南,南边却被盖了一栋大楼,挡住了部分阳光,此时你完全可以以“侵害日照权”为由起诉建楼者,令其赔偿由于日照减少造成你的房子售价及租金降低而损失的部分。反之,如果你的房间北面被建筑了一座全玻璃幕墙的大板楼,让你朝北的房间阳光灿烂和朝南房间差不多,此时你如果起诉受到“光污染”,最多赔你几个厚窗帘的钱。人当然有喜欢黑暗的权利,但是维持黑暗和争取光明的代价有着天壤之别。

一些人为关于光污染的法律缺失而痛心疾首,殊不知这正是法律严肃的一面,把有益的事物当成有害的,不是健全的法律所应包含的内容。

2电磁污染

最初对于电气电子机器的电磁辐射加以限制,目的是防止杂散电波对比较敏感的电器产生干扰,例如收音机、电视机、心电图机等等;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也是怕电波对飞机的仪表产生干扰。但是现在一般公众对于电磁污染的关心,更集中在电磁辐射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电磁辐射对人体到底有什么不良影响,至今仍是个谜。因此电磁污染领域也是个谎话连篇的地方,让我们看看百度百科关于电磁污染的开篇故事:

电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前苏联曾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电脑杀人案,国际象棋大师尼古位,古德科夫与一台超级电脑对奕,当时,古德科夫以出神入化的高超棋艺连胜三局,正准备开始进入第四局的激战时,突然被电脑释放的强大电流击毙,死在众目睽睽之下。后经一系列调查证实,杀害古德科夫的罪凶祸首是外来的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干扰了电脑中已经编好的程序,从而导致超级电脑动作失误而突然放出强电流,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悲剧。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623.htm)

稍有电脑常识的人都应该发现,这样的故事只配刊载在四月一日出版的愚人节笑话专栏里。电脑发生错误并不稀奇,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早年间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也不过几分钟,当今的计算机可靠性已经大大提高了,对于外来的电磁波也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无论什么原因,即使程序发生错误,结局最多就是电脑死机,这也是谁都经常遇到的事。至于“突然放出强电流”,在物理上就不可能。电脑内部电压标准是5伏,对人体绝对安全,若是真的想让电脑用强电流杀人,需要设计专门的外部设备——一个受电脑控制的高压电路,加上特制的导电键盘。当然,此时发生的已经不是“电脑杀人案”,而是由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了。

广义的电磁波也包括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电离辐射,例如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等,电离辐射的危害比较清楚,安全标准也很明确。我们讨论电磁污染时通常是指微波频率及以下的电磁波,红外线则归入光污染。我们可以把电磁污染粗略的分成三部分:低频(包括静电磁场)、射频、微波。各自分别由国家规定了安全标准:

低频:100,000nT(相当于1高斯)

射频:1V/m

微波:10μW/cm^2=0.1W/m^2

这些标准有助于在争论中被引用,但是其合理性却令人生疑。一方面,普通的家用电器包括电脑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都低于上述标准,可以说对家用电器采取防电磁辐射措施毫无意义,所有防电磁辐射的产品都是骗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远远超过上述标准的机器并未造成实际的伤害。例如在核磁共振检查时,人体置于数万高斯的强磁场中,加之很强的射频脉冲,至今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再有微波理疗机对人体微波辐射远远超过安全标准,但也不被认为是有害的。手机在通话时紧贴头部,其微波辐射强度超过标准上千倍,但关于手机辐射危害问题至今仍无定论。反之,手机的基站发射功率虽大,但数米之外辐射就已经低于安全标准了。曾经有研究结果认为高压线下生活的人患白血病的概率较高,但后来的研究认为那是贫困所致,与电磁污染并无干系。

与电磁污染有关的公众事件大抵源于无知。例如那些反对在本小区设置手机基站的人不明白,离手机基站越远,自己通话时手机发射功率越大,所受到的微波辐射越多。再有就是关于磁悬浮列车的电磁污染问题,实际上磁悬浮列车的电磁污染并不大于轮轨,完全符合安全标准,却难以避免无知引发的反对浪潮。

3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垃圾,其主要罪状是“不可降解”。这个罪状也是很让人生疑的,不可降解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其不可降解,避免了进一步污染空气和水源。塑料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那么降解产物会不会也含有有毒物质呢?即使是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仍然是增加了碳排放,不如不降解作为碳的固化储存更有利于生态。

其次是“视觉污染”,但是垃圾遍地其实与降解与否关系并不大。废纸、落叶都是可降解的,我们仍然无法容忍其“视觉污染”,同样需要清理。用纸袋代替塑料袋,除了防水性能和强度变差,在垃圾处理上并无差异,还增加了造纸的一重污染。过去看过一个“垃圾考古”的片子,在垃圾填埋场进行钻探,取出40年前的旧报纸,历久弥新,毫无降解的迹象。看起来理论上的“可降解”并不等于实际的降解,降解是需要细菌活动条件的。

大城市周围不断增加的垃圾填埋场,短时间采取“猫盖屎”的方法,覆土植树堆假山建公园,长远看,等多到一定程度就值得开发,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矿藏。据说从各国河流夹带入海的塑料垃圾由于洋流作用在太平洋某处聚集在漩涡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塑料浮岛,如果此事属实,将来可能形成非常有开发价值的能源基地。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应该说,大部分塑料垃圾都是和其他垃圾一样被清理进入填埋场,只有农膜有机会混入农田,但是农膜用后大部分是被回收的,少量小块碎片在土壤中会被植物根系绕行,不应影响产量。

对于使用塑料的优劣利弊,需要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夸大缺点,不考虑替代方法更大的问题,结果是劳而无功,甚至南辕北辙。

4基因污染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基因污染“一般指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通过某种途径转入并整合到其他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得其他生物或其产品中混杂有转基因成分,造成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和污染。”

可以看出,所谓“基因污染”完全是“被定义”出来的“污染”。所依据的不是这个“污染”对人类环境有何危害,而仅仅是对“转基因”这项技术的形而上学偏见。

转基因只是一种育种技术,和传统的诱变、杂交、选择一样,都是改变品种基因的方法,只是效率更高,定向性更好而已。决定物种性状的是其基因,而不是改变基因的方法。原则上使用转基因技术得到的新品种,同样可以用诱变杂交选择等传统方法培育出来,只是效率低得无法忍受而已。但是千百年来人类对自然品种的驯化造成的基因改变已经远远大于转基因技术的作用,例如沙皮狗和京叭与狼的区别之大,用现代的转基因技术还难以达到类似效果。而驯化作物对野生品种的“污染”却并不明显。虽然在狼的身上可以找到少量狗的基因,但是对狼的影响并不大。其原因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方向不同,对人工选择的适应通常造成对自然选择的不适应,人工选择留下的基因在自然选择下大多会被淘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业如此发达的今天,野生植物依然健在。这个自然法则对传统育种作物和转基因作物是同样起作用的,表明了自然生态很强的鲁棒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转基因作物对自然界的影响比起传统驯化作物会有质的飞跃。

有人说:“如果种植转基因大豆,野生大豆一旦受到污染,中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丧失。”这个说法缺乏生物学的根据。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所谓“遗传多样性”是“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野生大豆一旦受到“污染”,肯定会使得种群中增加了一种转基因的变异,“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污染”的结果不是“中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丧失”,而是“中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必然增加”。除非转基因大豆在野生状态下极为适应,乃至可以挤占野生大豆的全部生存空间,而这对于任何人工驯化生物都是不可能的。

5单位GDP能耗

在网上看到一段惊人之语:

我国经济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走的依然是高能耗、高速度、低效率的路子。我国是资源消费型大国,在取得让外国人羡慕的城市化飞跃的过程中,消耗的却是高达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我国单位GDP能耗和外国相比,更是不堪一提,在与日本创造出同样GDP的情况下,我们的能源消费却远远高于日本。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5%,是日本能源消费总量的4.69倍。与日本单位GDP能耗不敢比,和韩国、欧洲国家相比,也依然是别国的3倍到5倍甚至是6倍以上。这样一个现状,实际上已导致对我国GDP总量上的注水。

(http://opinion.hexun.com/2010-11-23/125777542.html)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中国的发展是极其不环保,破坏生态的。我们姑且假定这些数字是真实的,如果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数字所表现的并不像上文中所想要表现的那么骇人听闻。

先看一个数字:“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5%,”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约为1/5,与19.5%基本相当。这个数字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以世界平均的人均能源消费,而取得了世界最高的发展速度。由此看来,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未必是世界第一,也应在大国中名列前茅了。

实际上“单位GDP能耗”是一个近乎障眼法的数字,如果不加以分解仔细研究其内容,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汇率问题,制造同一件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相差很大,所产生的GDP也相差很远,但是能源消耗却是差不多的。如果使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汇率的PPP取代GDP,这种差距就可以抵消一部分。按这样计算,中国的PPP大约是日本的3倍,那么能耗是日本的4.69倍也就不奇怪了,仍然多一些,可以归结为下面的原因。

第二个是发展阶段(历史时期)的不同。在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为主,自给自足的小自耕农靠牛耕地烧秸秆取暖做饭,能源消耗微乎其微,GDP也很少。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第二产业为主,GDP大大增加,能源消耗也是最大的。到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发达,GDP增加而相对能耗则比工业化时代要少。中国现在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高铁、桥梁、住宅、城建等需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都是高耗能产业。那么我们能不能靠降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环保目的呢?答案是不能。十亿人口的城市化需要多少钢铁和水泥是个定数,降低速度只是拖长时间,结局是一样的。跳过第二产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只是幻想,我们不可能在没有化肥农机支持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住在茅草棚里,饿着肚子编软件听歌曲打游戏机。中国现在消耗着全世界40%的钢材和水泥,钢产量是美国的5倍,而人均能源消耗只是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1/4,足见中国的节能降耗成效巨大。等到中国城市化完成之后,水泥和钢铁产量自然会下降,加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单位GDP能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中国的人口密集度接近日本,所以现代化生活方式也会接近日本而不像美国,在节能方面可以到达世界前列。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liuhaiyan] 标签: 污染 光污染 转基因 降解 中国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