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资源环境

意前环境部长因中国项目接受腐败调查

2015-08-11 作者:本•马里诺 , 詹姆斯•波利提 来源:FT中文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前意大利环境部长科拉多•克利尼(Corrado Clini)正在接受调查。这一调查旨在查明在金融危机前的几年里,克利尼在经手拨给中国绿色能源项目的至多2亿欧元公共资金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2011年至2013年,克利尼(Corrado Clini)在马里奥•蒙蒂(Mario Monti)领导的政府中担任环境部长。此前20年,他是意大利环境部的一名司长。意大利检方和警方的一份报告称,克利尼正在接受调查,以查明他是否把上述项目的工程分给了少数承包商,来换取金钱回报或其他好处。

克利尼强烈否认自己有任何不法行为,表示上述指控“不实”和“荒谬”。尽管调查已进行了一年多,但意大利检方在仔细审查中国项目的同时,尚未对克利尼提起诉讼。

不过,克利尼正因另一起案件面临审判。审判将于9月举行。该案牵涉他在意大利政府为伊拉克几个绿色能源项目提供资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他被指从中获得了100万欧元回扣。黑山共和国的类似项目也在接受审查。克利尼也否认了这些指控,称自己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意大利开展上述调查之际,正值北京方面展开针对腐败政府官员和公共资金浪费性支出的反腐行动。意大利税务与边境警察机构“金融警卫队”(Guardia di Finanza)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克利尼同中国政府内与受审查项目相关的高层官员有过联络,比如前中国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以及中国科技部现任部长万钢。

中国环保部和科技部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在针对克利尼的调查中,核心问题是在14年的时间里通过中意环境保护合作项目(Sino-Italian Collaboration Programm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拨给中国最富裕部委、地方当局和智库的至多2亿欧元款项。

负责调查的罗马检察官阿尔贝托•加兰蒂(Alberto Galanti)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相信,资金被以舞弊手段挪作他用,并且“这些项目没有会计核对,也没有公开招标”。“这是我们的假设,”加兰蒂说。

为中意环境保护合作项目辩护的人士表示,克利尼经手的这些资金被认为是助推意大利中小企业启动在华业务的一条有用途径,如果不这么做,这些企业原本没有办法在中国市场获得立足之地。这些资金还有助于意大利执行一项1997年的气候变化协定——即《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该协定呼吁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低碳技术和可持续能源项目。

但部分交易——通常是由克利尼跟意大利驻北京贸易机构官员一同安排的——已受到了审查,原因是有说法称,这些交易催生了劣质或无用的工程、因此可能存在腐败。其中一项工程是,耗资400万欧元对天津前意大利租界一座历史性建筑进行修缮。意大利警方表示,该建筑处于“废弃状态”,很多地方都“漏水”。

清华大学“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

另一个争议项目,是耗资2000万欧元在北京清华大学建造一座“节能”示范楼。批评者表示,该建筑密闭性不好,供暖花费巨大。意大利警方的报告称,它“远远谈不上是节能领域高科技的典范”。提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用于设计与维护一家网站的60万欧元,也受到了审查。意大利警方报告称,这个金额“无疑太高了”。

“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中庭气候缓冲区

克利尼拿中国环保部委托普华永道(PwC)做的一份报告为上述项目进行了辩护。中国环保部自身也获得了克利尼监管下的逾7000万欧元资金。普华永道报告认定,所涉项目处于“非常好”的状态。而克利尼不久前写道,清华的那座楼“智能、生态并且节能”。

对克利尼中国项目展开的调查有诸多极不寻常的方面,其中之一是今年7月卸任的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Alberto Bradanini)也牵涉其中。白达宁是首批对克利尼负责的能源项目提出担忧的意大利官员之一。

克利尼则起诉了白达宁,指控后者散播不实信息,诋毁中意环境合作,抹黑自己的工作。外交界消息人士透露,当这位前驻华大使尝试调查克利尼负责的中国项目时,这两人就成了对头。

译者/何黎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意大利 项目 中国 克利尼 环保部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