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南方鲜食玉米大会丨张德华等三位育种家获终身成就奖

2015-07-08来源:农财网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7月6日下午,2015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暨南方鲜食玉米大会学术研讨会及产业圆桌论坛在武汉举行。会议期间,组委会特别向为鲜食玉米做出突出贡献的张德华,李庆富,石德权育种家致敬,授予他们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张德华先生

终身成就奖获奖者——李庆富先生

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石德权先生(其弟子汪黎明先生代领)

目前我国每年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200万亩,发展到1200万亩以上,仅广东省的年种植面积就达到300万亩。我国鲜食玉米市值已达300亿元。农户种植每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纯利润1000元/亩左右;经过加工可再创造价值1000元/亩以上。全国多个省市区将甜糯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大力推广,农户种植鲜食玉米效益远远高于粮食作物,而鲜食玉米加工产品也在逐渐走上百姓餐桌。

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石德权等老一辈育种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2012年的全国玉米育种学术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鲜食玉米分会理事会。石德权先生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退出了理事会。为了表彰他们在鲜食玉米产业上的突出贡献,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决定授予石德权、李庆富、张德华先生“鲜食玉米终身成就奖”.

石德权先生简介

石德权先生,男,1936年12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曾任该所玉米育种系主任。曾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理事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石德权先生长期从事玉米抗病育种和品质育种研究工作,是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的开拓者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就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用于生产的超甜玉米甜玉2号。主编了《食用玉米研究进展》等专著。1991年,石德权先生和李竞雄先生、上海市农科院李庆富先生、华南农业大学张德华先生、中国科学院曾孟潜先生等人一起,发起成立全国甜玉米协会,担任会长。全国甜玉米协会先后更改为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甜玉米专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鲜食玉米分会,石德权先生一直担任该鲜食玉米组织的负责人,直到2012年才卸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德权先生分别在南宁、广州、上海等地主持召开了4次学术会议,对育种、栽培及加工等议题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甜玉米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鲜食玉米研讨活动也进入活跃期,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分别于在济南(2000年)、成都(2001年)、太原(2002年)、惠州(2004年)、武汉(2005年)、广州(2007年)、上海(2008年)、太原(2009年)召开了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石先生出席并主持了上述活动。

张德华先生简介

张德华先生,男,1935年10月出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副理事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推广奖2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德华先生1978年起在广西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从事甜玉米研究37年,是我国甜玉米育种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启动和承担了国家甜玉米育种“七五”和“八五”攻关计划,先后培育了超甜20号、超甜43、穗美9701、华美甜168、华美甜8号等甜、糯玉米品种12多个;利用其创新的资源材料和技术支持河北万全华穗公司、山西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广州穗美公司、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珠海农科中心等单位从零起步开展甜、糯玉米育种研究,目前这些单位已经成为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的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其培育的超甜20、超甜43、华美甜168等品种对推动广东及我国南方甜玉米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加工等贡献巨大。

李庆富先生简介

李庆富先生,男,1937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甜玉米协会副理事长。获第3届上海市十大精英称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庆富先生1978年起在开始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从事甜玉米研究37年,是我国甜玉米育种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启动和承担了国家甜玉米育种“七五”和“八五”攻关计划,先后培育了“农梅1号”、“加甜16号”、“8701”、“金银818”和“金菲”等甜品种;指导和帮助河北万全华穗公司、甘肃金原种业、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公司等企业从零起步开展甜、糯玉米育种研究,使其成为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的骨干企业和引领者;农梅1号、加甜16号和金菲等品种均为我国甜玉米育种进步的标志性品种,其中金菲的种植区域跨越我国西南到东华北广泛区域,对推动我国北方甜玉米加工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贡献巨大。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南方鲜食玉米大会 张德华 终身成就奖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