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州大学新闻动态新闻扫描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考生源止跌回升 高校危机仍在

2015-06-08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6月2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生源危机”仍然是这份报告的核心词。
    其实,“生源危机”这个提法并不新鲜,中国教育在线往年的分析显示,生源减少是造成生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今年的调查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的高考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7万,是自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生源回升了,但是报告显示高校的生存危机并未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高校招生难
    面对各省市出现的高校招生难问题,很多人认为这种招生难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二三本的院校才会招不上生,对于名校来说可能依旧是“学位难求”。“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招生难的情况一定会向上蔓延。”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中国教育在线另一项调查《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
    对于造成高校招生难的原因,调查报告分析指出,适龄人口的大幅下降和招生规模大幅度上升仍然是第一原因:1999年高校大扩招,让中国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1990年全国高校招生60.88万人,到了扩招前的1998年,全国招生也仅有108万,8年仅增长48万。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总量已经突破700万,但18岁适龄人口却大幅度下降,这一增一减的“剪刀差”,使得生源矛盾凸显。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学生、家长的选择权大幅度增加,高等学校进入被选择时期。


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市场化选择的来临,对于高校是压力,也是机遇。那么高校到底应该如何应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高校最严重的问题,恰恰是千校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对于大多数高校,与其说提高质量,不如说办出特色更重要。
    以湖北省为例,该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该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开设了英语专业,仅从所设专业角度看,各大学区分度不大。调查报告还指出,在教育部公布的较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年毕业生规模最大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赫然在列。“这种结构性失业是高校同质化的重要体现。”陈志文说。如何在同质化高校市场中办出特色是当今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 标签: 回升 高校 危机 生源 显示 高考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