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汤玉米”的金色梦想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汤继华的玉米世界

2015-05-09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周末,位于河南农业大学工程实验大楼10楼的“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汤继华与以往的每一个周末一样,待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一起工作。记者到来时,他们正在忙着准备去海南“南繁”基地的育种材料。

地板上、实验台上、箱子里……到处摆满了他精心挑选出来的玉米品种,每一份都用小袋子装好写上编号。望着这些“宝贝”,他一遍遍地叮嘱学生,慢慢来,小心一点,编号写清楚,密封好……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对“玉米宝贝”的爱。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心中有一个用科技实现玉米丰产的金色梦想,“金色”是玉米成熟时的颜色,这个颜色是他的最爱。而他,也被更多的人亲切地称呼为“汤玉米”。


图为汤继华(中)正在指导学生实验

 “汤玉米”的成绩单

出生于1969年的汤继华今年46岁,却已然成就等身。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师德标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特聘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973子课题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32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4篇,累计被引用423次……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如何写出来的?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汤继华的“玉米世界”。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上大学到读硕士、博士再到工作,从懵懂少年到师从著名玉米育种家陈伟程教授、郑用琏教授、戴景瑞院士与李建生教授,再到成长为国内玉米育种研究的佼佼者,汤继华的人生轨迹与玉米息息相关,玉米就是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只有玉米。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天然杂交率在90%以上,因此配制杂交种子时需要去雄。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5.4亿亩,每年用种量约为10亿公斤,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人工去雄方式导致制种成本高,每年仅人工去雄制种成本就达到6.25亿元,不仅增加了制种成本,更严重制约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开展玉米雄性不育利用研究,培育出天然去雄的玉米新品种是每一个玉米研究者的梦想,汤继华也不例外。

做梦容易圆梦难。在玉米C型胞质不育化制种研究中,遗传机理不明确导致恢复系选育难度大、杂交种恢复性差是阻碍不育化制种技术的关键。汤继华及其所在的课题组相继克隆了不育候选基因和两个育性恢复的候选基因,开发了恢复基因内的功能标记,建立了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明确了恢复性选育困难的遗传学机理,提出了恢复系选育策略。玉米不育化制种技术在我国多个主推品种的杂交制种上得到应用,每亩节约制种成本250元以上,大大提升了我国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沉甸甸的研究成果和沉甸甸的评价正是书写这份“成绩单”的笔墨,惟其攻坚克难方能笔力深厚、惟其成效卓著方能墨透纸背,这份辉煌的“成绩单”来之不易,当之无愧。

“汤玉米”的微信故事

提到汤继华,熟悉的人都叫他“汤玉米”。对此,他欣然接受,并用此作为自己微信的名字。而他的微信也与常人有些不同,在他的微信上没有娱乐明星、没有闲谈俗聊、没有发不完的“人生感悟”,有的都是与玉米科研、教学相关的信息。

115日,研究生常用的18学术搜索引擎;1027日,转发《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110日,日志:《美国育种》;101日,院士谈人才:评价农业人才尤其不能只看论文;89日,推荐:一篇有关转基因的科普文章;525日,又是一年毕业时、又是一代玉米人……看了汤继华的微信你就知道了他对玉米的钟爱、专注和执着。

618日,在路过保定的火车上,他发布了一条微信信息:“保定的麦子收完了,我的玉米还没有种上!痛苦!”;713日,河南长时间干旱导致玉米生长出现危机,他的微信发出一幅玉米的图片和五个字的注解“干渴的玉米!”;729日,干旱的河南迎来了降雨,他喜不自禁,又发出2条微信信息“终于阴天了,祈求下雨!”“终于下雨了!希望能缓解旱情!”……他的心情总是与玉米牵连在一起,同悲同喜、同乐同苦。

有了这样的“牵连”,玉米研究于他而言其乐无穷,再苦的奔波、再累的劳作、再大的难题都“不算个事儿”,丰收的硕果也如期而至。

如果说“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是他的第一研究方向,那么“玉米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也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众所周知,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籽粒产量、增加抗性、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复杂,研究难度大,导致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选育困难。

紧紧瞄准这一难题,汤继华忘我的投入工作。忘记了多少次在玉米地里挥汗如雨、忘记了多少次研究资料熬得眼底红肿、忘记了多少次在实验室里被早起鸟儿的鸣叫惊醒。天道酬勤,他带领团队优化了杂种优势研究材料平台,将杂种优势复杂性状剖分为单个性状的单基因,鉴定出控制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特异染色体片段,首次报道了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为,强优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他的专注与执着结出了硕果。他说,这是钟爱的玉米投桃报李,给予他最好的回馈。

“汤玉米”的成功之道

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名字是汤继华的最爱,那就是“汤老师”。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每年还承担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育种”、“育人”对他来讲缺一不可。在学生心目中,汤老师亦师亦友、和蔼可亲、勤奋执着、朴素大气,是自己的偶像和榜样。

吴向远和王雅飞是汤继华的学生,她俩告诉记者:“汤老师特别‘土’,穿衣服来来回回就那两套,有一套还是结婚时买的,还经常拿出来穿,鞋子也经常沾着泥巴,不像科学家。”说完了老师的“不是”她俩笑了起来,解释道:“但我们喜欢他,他是个不注重物质的人,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鞋子上有泥那是因为经常下地,他注重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结合,下地是必须的。他的个子也不高大,但是眼睛有神,很干练,尤其是指导我们学习的时候,感觉特别有才。”

在学生的心中,“汤老师”还是个严厉的老师。“做的不好的时候会吵我们,但我们都理解他,知道他是为了我们好。生活上他就很关心我们,不管谁有困难找他肯定帮忙。”“他帮我们每一个人选择研究方向,但是从不干涉我们的具体行动,他说方向有了,路要自己走,要学会创新、学会自己‘找路’。当他的学生很幸运。”吴向远和王雅飞说起自己的老师充满骄傲和自豪的情绪。

吴向远告诉记者,汤老师勤奋、能吃苦。“实验室里每天来得最早的,走得最晚的永远都是汤老师,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么大精力。去年我跟着汤老师一起在长葛的试验基地工作,七八月份天气正热的时候,汤老师就住5块钱一天的小旅馆,每天坚持下地在闷热的玉米地里‘授粉’。因为试验田距离住宿的镇上较远,汤老师就在早上走的时候买几个烧饼、带点水,一干就是一天。”“收玉米的时候,查看玉米生长情况,寻找心中理想的育种材料是他的第一要务。一个试验点200多亩地,近百万株玉米,他都一行行看过来。”对汤继华的敬业精神,吴向远很是敬佩。

“有师兄跟他去海南育种,想着白天授粉干活儿,晚上可以休息下了,谁知道汤老师把自己关在闷热的屋子里查资料、写材料,忙得不亦乐乎,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休息。海南的鼠害、台风和暴雨很厉害,有时候花费很多汗水刚种好的材料,一场大风来了就毁坏完了,汤老师从没有抱怨,他总是说‘没啥,从头再来’。”王雅飞心中的汤老师除了勤奋、不屈不饶,还很大气。“他不藏私,很多宝贵的实验材料,别人都是藏着生怕其他人知道,他倒好,谁来要都给,还给人家讲注意事项。不过这样大家都很喜欢他,都愿意和他合作。”

“做人要讲团队,讲合作。玉米品种一样,适应性强,能够和其他工序相配合的玉米才是好玉米。”汤继华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他的团队的第三个研究方向就是“筛选出籽粒灌浆调控的关键基因、选育出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我国玉米现有品种收获时籽粒脱水慢、含水量高,无法实现籽粒机收,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急需在宜机收新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他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上探讨了玉米籽粒灌浆的分子机制,明确了玉米籽粒灌浆代谢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揭示了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遗传机理,为宜机收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示范推广。

勤奋、吃苦、合作、勇于面对挫折、胸怀宽广就是汤老师的成功之道。“从老一辈玉米人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科研、怎样做人,希望我能把这些宝贵的品质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汤继华如此说。

“不要说我个人,要讲就讲我的团队。我的团队是最棒的团队,每一个人都很用心,合作的也很默契,没有团队就没有我,没有团队的共同努力,不可能取得这么多成绩。”记者想让汤继华谈谈对自己的看法,他说不能说自己,只能说团队。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这是我们校长张改平院士跟我说的话,我的心没有那么大,但我的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玉米。”问及未来的打算,汤继华这样告诉记者。(作者:郭治鹏)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汤玉米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