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热点话题三农问题

收购价狂跌 奶农倒奶卖牛

2015-04-14来源:金黔在线-贵州商报(贵阳)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河北行唐县奶农李娟(化名)最近多了一项任务,把交不上去的鲜奶提到养牛小区周围的田里倒掉。

经历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后,鲜奶价格曾一路飙升至5/公斤,很多奶农都花高价买入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至3.3/公斤,而与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养殖成本上升,奶牛顿成了烫手山芋。更要命的是奶企鲜奶用量减少,奶农的鲜奶交不上去,只好把交不上去的鲜奶倒掉。

倒奶

奶农每天都往农田里倒奶

凌晨3点半,住在养牛小区的李娟准时起床喂牛、挤奶、打扫奶牛活动场地,这一系列动作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李娟这一个月以来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天把交不上去的鲜奶,盛放在一个30公斤左右白色塑料桶里,推到村子的大路上以1/公斤价格售卖,卖不完喂小牛,再剩余的直接倒掉,每天倒掉的有100斤以上。

白色塑料桶里装满了凌晨刚刚挤的鲜奶,李娟面色凝重地走向小区外的田里,直接倒到农田旁边,每次倒完李娟都会在田间叹着气站一会儿。“每天能卖十几斤吧。”李娟说道,原来来我们这儿买鲜奶喂猪的养猪户最近也不来了,这些养猪户说,没啥用,猪吃多了也消化不了。

卖牛

奶农选择亏钱卖牛

李娟所在的养牛小区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北高里村的东北,小区占地面积约50亩,共有奶农11户,小区内共有奶牛500多头。李娟家现在奶牛存栏60头左右,其中产奶的有40多头,日产鲜奶在1.2吨左右。

201411月份以来,李娟以均价9000元左右陆续卖掉了5头奶牛。而就在去年的上半年,她刚通过企业担保的方式,贷款20万,以均价1.6万买了十几头奶牛,近期仅卖牛就已经赔进去3.5万元。记者从该县畜牧局拿到的材料显示,从20135月乳企鲜奶收购价一直稳定在4.2/公斤左右,从20135月开始,鲜奶价格逐月攀升,到20142月份部分地区超过了5/公斤,同比上涨25%左右。但春节过后,生鲜乳收购价格迅速下跌,乳企由抢奶变为开始以各种质量问题为理由拒收“交奶难”再度出现。

2014年年底,鲜奶价格降至3.5-3.8/公斤,少数养牛小区还不到3.3/公斤,加上退奶、限量的损失,小区老板不敢给奶农发放奶款,业主叫苦不迭。

算笔账

为什么亏钱卖牛?为什么要倒奶?

一头产奶的牛每天吃掉饲料+草料的总价在43元左右,一头奶牛所产鲜奶一般是20公斤左右,鲜奶进入201411月份以来的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在3.3/公斤,这样一头牛产生的毛利是23元左右。

但是抛除养乳牛的成本、人工成本、奶牛看病及配种成本,一头牛算下来每天产生的净利润十元左右。

进入201411月下旬,这个小区所产鲜奶每天有20%交不上去,一头牛至少4公斤鲜奶交不上去,四公斤鲜奶的价钱是13.2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天都在亏钱。

很多奶农只能无奈地把产奶的奶牛甚至危产牛(怀孕牛)1万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卖掉,或者把奶牛当作肉牛卖掉。记者11-3日实地走访了三个养牛小区及一家收购鲜奶的企业发现,部分奶农平均每天倒掉的鲜奶近200斤。

至于企业为什么只收每户80%鲜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解释,“企业真的是生产不完,企业目前也在根据国家规定商议相关方案,看如何帮助奶农改建等。”而最让奶牛养殖小区老板担心的是生产企业正在大规模自建牧场。另外,乳品企业还在海外投资建牧场,将会减少对国内奶源依赖,中小规模养殖及散户养殖逐步面临淘汰。综合《新京报》、《北京晚报》

市场调查

鲜奶零售价格纹丝未动

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奶农开始倒奶,甚至把刚刚怀孕的奶牛卖掉……这样的局面出现在河北、山东等地方。上游鲜奶价格为何下跌?奶农为何倒奶?下游产品能够降价吗?

经历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后,鲜奶价格曾一路飙升至5/公斤。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至3.3/公斤。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说,这还不算到底,预计今年鲜奶的价格仍将下跌15%20%

上游鲜奶价格下降,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下游产品会不会降价?在家乐福双井店,记者在牛奶区咨询了多名导购,都表示没有接到降价的通知,只是有促销。比如现代牧业的纯牛奶原来69元一箱,现在是69元两箱,不过离保质期只剩四个多月。另外伊利200毫升的利乐包也是针对家乐福会员有优惠。

6日,记者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致电三元订奶热线,接线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目前没有收到降价的通知。戏剧性的是,该接线人员第一时间将“是否降价”听成了“是否涨价”。随后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去年11月下旬,三元牛奶还进行过一轮提价。去年21日,三元牛奶也进行过提价,最高幅度达到了17%

消费者质疑

奶企总是跟涨不跟跌?

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原奶价格下降,按照常理来说,下游奶产品应该降价。但是根据他的判断,乳业企业应该不会降价,但是会进行大量的促销活动,“为什么不降价反而促销?一旦降价就没有促销空间,促销是一种营销手段,目前对于急于消库存的乳业企业来说,促销是再好不过的手段,可以大量走货,这会告诉消费者一个信号赶紧买,但降价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直言,乳业企业应该不会降价,一些企业反而会急功近利,产品假借高端之名价位不断虚高,“有些企业的高端单一产品年销售高达75亿元之多,而成本连一半都不到,这是一个暴利产品,这种暴利是建立在对消费者欺骗的基础上的,你让他降价,怎么可能?”

针对目前奶农倒奶的现象,王丁棉说,这是因为奶行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利润分配不合理。上游养殖业的利润占10%还不到,奶农完全没有议价权,奶价议价权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奶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亏本养不下去时就只好卖牛杀牛甚至是弃养。他建议实行生鲜奶源收购、使用、登记、备案、公告制度和根据收购使用数量配置免税或减税进口奶粉指标奖励制度,以此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从而拉动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分析

倒奶无关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科院经济学教授唐启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这种奶农“倒奶事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奶业市场竞争的一种阵痛和整合现象,但与有些人提出的“经济危机论”没有什么关系。

唐教授曾经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他告诉记者,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下的“倒奶事件”,主要是社会制度所造成的,那时候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牛奶生产过剩,不赚钱就宁可倒掉,是当时社会劳动人民在资本家盘剥之下有效支付能力以及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

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倒奶事件”,则根本不是“没钱买奶”或者社会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与资本论描述的经济危机完全不一样,而是国内奶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的一种行业阵痛期,追根究底有几个原因:一是由于生产条件、养殖环境和技术等原因,牛奶质量确实比不上新西兰等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唐教授此前在新西兰考察时曾了解到,当地畜牧业不但集约化经营,而且因为牧草地域宽广,很多牧场都有休牧期,将牧场划分成片区来给奶牛逐年有序食用,牧草的质量很高,因此奶牛产出的牛奶质量也很好。

二是国内乳业经过前些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极大社会信任危机,这些年下来虽然影响逐渐消弭,但很多消费者仍愿意花大价钱选择国外优质奶源地的进口牛奶或者奶粉,加上现在互联网经济下网上海外直购极大地降低了国外牛奶到国内餐桌的环节、时间和价格,像前不久双十一促销期间,南京一家公司就将澳大利亚的鲜奶搬上了国内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餐桌,从牛奶挤出来到国内消费者手上,只需要7天的时间,而这一升进口鲜牛奶也只需要30多元,这种价格现在很多市民都能消费得起。

唐教授认为,“单兵作战”的奶农很多,养殖条件很原始很简单,让他们花大价钱改善养殖条件和技术不现实,可借鉴新的集约化的农村合作社模式,比如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零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或者在国产奶滞销的阵痛期采取各种办法进行牛奶的深加工,增加奶制品的附加值,这些都是国内奶业走出困境可以尝试的道路。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奶农倒奶卖牛
您可能喜欢的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