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潘才暹忆往事:三下海南玉米南繁实况

2015-04-06 作者:吕青 付连博 来源:三亚南繁微信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1965年春天,农业部从罗马尼亚引入玉米双交种,在华北地区春播试种,表现早熟、增产。当年冬,种子局从有关单位调人,来海南岛(当时属广东省)陵水县良种场繁殖自交系种子。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派我、陕西省徐永舜、内蒙古梁同生、河北省南继春、北京农大戴景瑞(播种后回校),农业部种子局又调来北京市农林科学技术学院的李遂生,我们一行共6人,到海南开展玉米南繁工作。

我们按计划,手套袋完成了这批引入的自交系种子扩繁任务。种子交给农业部种子局,1966年安排在北京市怀柔县玉米繁殖基地扩繁,然后又分发有关省市扩大利用。

1966年农业部再次引进罗马尼亚双交种,在北京改为夏播了。这年雨水较多,夏播玉米大、小斑病大爆发,罗马尼亚双交种严重减产。文革初期,京郊农业技术员有因推广这批双交种,脖子上挂个小玉米棒子,被游走批斗的。

我们南繁和后来南繁的这批自交系玉米种子,只在内蒙和河北北部地区,配制了杂交种。如定名为中杂11”号的有小面积推广,但应用时间很短。

引入双交种生产实践中的失败,更激发了我国自育的第一代单交种新单一号、白单二号、白单四号和丰收号等迎难而上,崭露了头角。

十年动乱中,我先是被下放到干校,后被派到科技服务队。我所在的作物所,19717月被原建制下放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那时中国农科院是人走楼空,连接待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玉米专业外宾的到访,都要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下放的作物所里借人。

1972年我被从科技服务队调回院,开始收集玉米育种材料,恰逢加拿大一位爱国华侨,寄给院原品种资源引种组一批玉米自交系,其中就有Mo17

因北京农大已搬到西北去,1973年初,李竞雄教授也从大寨科技服务队,调到了中国农科院,我们两人开始在院农场进行了玉米育种,利用已有的自交系配了一批组合,包括李先生配的Mo17x330等。

秋季,李先生要去加拿大考察。我准备材料和组织南繁,人手不够,又请求从山东科技服务队调回了刘文祥参加。我们决定,将当年配的组合,筛选一部分带到海南陵水良种场,提前鉴评,进行初选。

李先生结束国外考察,回国时又带回Mo17等自交系玉米种子,并快递寄到了陵水县良种场,我们看到后立即进行了第二次播种,并且又复配了中单2号等扩大试验用的种子。

我们给李先生汇报了Mo17 X 330组合在陵水鉴评中的表现,他非常高兴,并且赶在收获前亲自来到海南,进行了详细考察。

1974年,我们把南繁的中单2号种子在北京既做了春播试验,也作了麦田套种的大区产量比较试验,结果都增产显著,抗性突出。事实说明南繁不仅可以进行玉米育种加代,而且对杂交种鉴评和筛选的实际效果,也可以肯定。

在对杂交种的鉴评过程中,我发现具有共同亲本Mo12的组合都表现农艺性状好、品质好、出籽率也高。反映出他与具有本国血缘的自交系配合率明显的高。

随着中单2号的推广,我们也将Mo17推向了全国玉米育种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黄417、烟单14、丹玉13和四单19等,含有Mo17为亲本之一的单交种,各地纷纷投入生产。如烟单14(黄早四 X Mo17),申报品种审定时,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确认了黄早四和Mo17这两个自交系的优良性状,和他们相互组配的增产效应。因此决定:审定一个烟单14号,以后凡是这个组合(正交或反交)的杂交种,不管用什么名称,不再审定,都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

科学研究的进程,有时是一帆风顺,有时也会逆浪迎舟;农业科技人员绝大多数刻苦实干,也有极少数好闲者缺少责任感。正当中单2号锋芒初显,即将大潮风涌的时候,因父本自330是辽宁省丹东农科所景凤文先生选育的,国内已有单交种,应用几年了,种子量较为充裕,而母本Mo17刚从国外引入,种子量很少,急需迅速增量利用之时,中国农科院1974年在北京市通县,设了一块玉米隔离区,专门单繁Mo17自交系。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种子纯度太低,难于应用,致使全部报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心急如火,为了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我和赵福盛还有山西省昔阳县两位农业试验工人,1975年冬又到三亚南滨农场南繁。这次南繁的生活条件,远比在陵水县良种场艰苦:要进山砍柴料,自己动手盖草棚、支床铺、搭伙房、拾柴草、种蔬菜和做饭。

这次南繁的目的非常明确:既要繁殖Mo17,又要复配中单2号的试验用种。

通县隔离区繁殖的Mo17不能用,怎么办?我们只好从院农场自交系圃中,选取套袋自交质量好的10多个标准穗,脱粒后带来南繁用。我充分考虑了仅有的Mo17种子量,决定搞反交中单2号。在隔离区里以Mo17为父本,自330和朝52为母本,根据他们在海南的花期情况,先播两个母本,然后单粒点播父本。

我们四个人对这块隔离区精心管理,严格去杂去劣,对母本及时彻底去雄和辅助授粉。收到的中单2号反交种(自330 X Mo17)、大单2号(朝52 X Mo17)和父本Mo17自交系的种子都是高质量的。

收获的中单2号种子的一半和全部的大单2号的种子,由大寨科技服务队带回去试种和生产用。中国农科院留下中单2号种子的一半,1976年在全国162个县布置了试种示范点,结果产量均列前茅,农民迫切要求种这个玉米品种的呼声很高,使得中单2号迅速推广。

中单2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发明一等奖。1977年到2011年,在20多个省市区的种植面积累计达5.3亿多亩,为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zhangxuqin] 标签: 海南玉米南繁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