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事资讯新闻速递乡村建设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研究中心“懒人稻”引种成功,长势喜人!

2015-04-04 作者: 任小红 来源: 国际稻都
分享到: 更多
   切换手机版

 

1970年,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海南省崖县(今三亚),发现一株天然雄性花蕊败育的野生稻,并将其命名为“野败”,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这在杂交水稻研究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3年,袁隆平院士发起成立三亚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研究中心并亲自担任理事长和首席科学家,并在“野败”发现地——这片意义非凡、极具科技文物价值的宝地上,建设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精耕细作,恢复种植野生稻,保护珍贵的杂交水稻原种资源和历史记忆,建立国际一流的杂交水稻育种研发交流平台。
一份真诚的耕耘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园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珍稀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发展与利用的重要平台之一,恢复种植了丰富的野生稻品种,示范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代表性品种。其中也包括能在盐碱性极强的海滩涂生长的“懒人稻”海红米。该水稻品种不仅具备抗旱、涝、瘠、寒、咸卤及虫病害等优质基因,更是含有高效营养成分,产出的稻米为红色,富含膳食纤维、镁、硒、锌及多种氨基酸。于是,2015年元旦期间,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精耕细作、人工插秧,引种了此品种。
一次值得期待的收获


目前,“懒人稻”海红米已经进入生长期,长势喜人,预计在八月份即可收割。私心想着,如此极具科技文物价值的宝地上种植懒人稻,既能保护珍奇的水稻种质基因,又能为国际稻都·私人米仓尊贵的仓主提供天然、营养好米。各位仓主,您期待吗?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361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友情链接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