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副主任从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数量、新品种侵权情况和种子法修改相关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新品种保护状况。同时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任务是通过中外专家研讨,提升我国种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希望本次论坛成为业界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何艺兵副处长结合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会的会议精神对农业知识产权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三点期望。
论坛主要围绕当今热点与重点问题开展了研讨。在遗传资源方面,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教授薛达元介绍了遗传资源相关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先正达公司中国区种业和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律师胡国群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国外的执行情况及种质资源进出口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务副主任宋敏主要介绍了身份登记管理制度对促进农业遗传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大作用。来自杜邦先锋和先正达生物科技的两位外籍专家马酷和文思齐先生介绍了美国与欧盟的种子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此外,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专利律师梁浩博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策略;江苏农科院办公室主任孙洪武与大家分享了中国种业“走出去”诉求与障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仰坤介绍了UPOV1991文本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李菊丹介绍了植物新保护的两种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与会代表们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主持了开幕式。宋敏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对种业知识产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为各位种业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为中国种业企业不断发展走向国际打基础。
论坛第二天上午还开展了农业知识产权论文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家科研院所、种企和律所的专家学者们分享了有关种业行业、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